「搬」來幸福新生活

2021-02-25 南召發布

    「來來,小舅,我再敬您一杯,祝您心想事成,日子越過越紅火!」2月19日,大年初四中午,在南召縣喬端鎮白河社區,72歲的郭建甫在新家中接過外甥劉建新端過來的酒杯,脖子一揚,將杯中酒喝得精光,老人的豪爽贏得在座親朋連聲稱讚。

  「咱心裡是咋想的政府都知道,你舅成天盼著從深山裡搬出來,盼著盼著就從山上搬下來了,這不就是你說的心想事成嘛!」幾杯酒下肚,老郭的話也多了起來。

  2017年3月29日,對老郭而言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在鎮政府的協助下,老郭從八裡灣村后庄組住了幾十年的老屋裡搬到鎮東街臨河的白河社區。75平方米三室兩廳的新房,外帶30多平方米的獨家小院,門前廣場上各種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旁邊從幼兒園到初中的新建學校正在施工。

  「咱這房子光根腳(地基)就扎五六米深,還有院子,就跟城裡的小別墅一樣。」老郭越說越激動,自己從桌子上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小舅,說實在話,以前過年真不想去您那裡,進村後還得走幾裡路,特別是門前那二裡山崖路,別說騎車了,走路上去都難。」劉建新的一番話引得大家紛紛議論起曾經翻山越嶺走親戚的事。「這話不假,以前守著山上的幾分薄田,過著過著就成了貧困戶。可咱也趕上好政策了,不掏一分錢就住上了鎮裡街上的新房子。」

  喬端鎮地處伏牛山腹地,住在山上的村民生產生活極其不易,這也是南召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初衷。

  「搬家時,我把所有的『破盆爛罐』都抱來了,可過來一瞅,人家把床、柜子、桌子、椅子都擺好了。搬來前後,人家朱鎮長還隔三差五地往家裡跑,幫著聯繫活,在旁邊的漂流公司和學校工地上幹些雜活,一天最少也能賺百十塊。你們說說,咱村裡周邊這次搬過來的600多口老少爺們兒哪家他沒去幾趟?」老郭的話引得眾人連連點頭。

  老郭說的沒錯,喬端鎮前年和去年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95戶735人,其中去年搬遷165戶624人。為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鎮裡採取「旅遊+扶貧」模式,貧困戶不僅能在旅遊公司務工,還能開辦農家樂、土特產專賣店等,並建設香菇種植、加工基地,帶動貧困戶就業。

  談笑間,已到了下午三點,門外廣場旁的戲臺上傳來鑼鼓聲。「走,看戲去,看完戲就別回去了,住咱新家裡。」老郭熱情地招呼著親朋。

  「中!中!建新家遠,晚上讓他住新房裡沾沾喜氣。」一幫人說笑著向戲臺旁走去。

相關焦點

  • 連州陳家塝喜遷新村,村民迎新年開啟新生活
    當天,陳家塝村已完成搬遷的村民,在陳家塝新村慶祝喬遷之喜,在新年到來之際開啟新生活。陳家塝新村裡,數十桌宴席整齊排開,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歡聚一堂,一起為喬遷和元旦「雙喜臨門」舉杯慶祝。在陳家塝新村村口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陳家塝新村」,下面寫著「粵韻之鄉」,形似錢幣落入箱中,寓意財源廣進,村民過上幸福安康好日子。順著寬敞的公路進入新村,一棟棟房屋整齊排列。離村口百米左右,還建有新的籃球場,球場上安裝了嶄新的籃網以及圍網,不少孩子正在裡面打球玩耍。臨近中午,村裡的鞭炮聲餘音未了,遍地的紅紙,飄揚的彩旗,村民的笑臉,新村裡處處透著喜慶。
  • 小知識:新生活運動
    戰前:「新生活運動」這個名詞,最早見於1934年2月17日,蔣介石在南昌於調查設計會所作的演說《新生活運動發凡》。演說中,蔣介石指出:所謂革命者,即依據一種進步的新思想(主義),以人力徹底改進各個人以至整個國家之生活形態之謂。簡言之,革命即生活形態之改進也。吾國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於全國國民之生活形態始終無所改進。
  • 周公解夢:夢見來例假
    夢見來例假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來例假好不好?
  • 太陰森了:杭州殺妻案事發小區千名業主搬離,快搬空了
    警方經過調查在化糞池中發現與來女士DNA相匹配的人體組織,將許某捉拿歸案。在這之後,該小區的居民紛紛表示陰森害怕,晚上不敢出門,便紛紛搬走千名住戶都搬得差不多了。截止到目前,與去世的來女士居住同一棟樓只剩下2戶。保安也無奈的說,再搬就空了。
  • 石家莊搬鋼琴
    石家莊搬鋼琴請選擇正規商家,除了貴一點,別的都很好。馬路遊擊隊除了便宜,還有無盡的煩惱,套路等著你。強烈推薦大為搬家19832510886.
  • 「幸福大院」開啟我市農村養老新模式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迪麗達爾 曲振世)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補齊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切實解決農村困難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新建的2所農村幸福大院於9月底全部投入使用,開啟了農村困難老年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的新生活。
  • 奇聞:「嫂子,家裡太擠了,你們搬出去吧」「我買的房子,你搬出去」
    周曉蓉並沒有放在心上,也覺得小叔子找到工作會搬出去。可即便找到了工作,他還是理所當然的住在,完全當做自己家來對待。而且仗著父母的寵愛,儼然把自己視為中心,凡事都必須依照他的要求,他才會高興。這讓周曉蓉很是生氣,但礙於公婆,只選擇了隱忍。
  • 松江這個鎮的農民搬新家啦
    「目前,大部分居民們都在裝修,準備搬進來,也有部分居民已經開啟了在這裡的新生活。」啟新苑所屬友誼居委會籌備組書記、組長陸萍說,居委會將持續協助物業,幫助居民們開通各項生活配套服務項目,讓他們順利開啟新生活。
  • 路河鎮:新風新俗潤鄉村 幸福食堂暖人心
    為大力弘揚孝善敬老風尚,11月29日,李瓦房村、田營村、劉老家村和劉墳村的「幸福大食堂」正式「開席」,再次在全鎮掀起孝善敬老的熱潮。在李瓦房村,依託閒置房屋開展「幸福大食堂」活動,是該村的一大亮點。通過整合,李瓦房村在該處小院內分別設有幸福大食堂老人就餐室、管理辦公室、接待室、志願者之家和老年人活動室等,將理論政策學習、移風易俗宣傳、文體活動等均納入其中,成為群眾開展活動的「主陣地」。在劉老家村,村民和志願者們齊上陣,為老人們舉辦了一場豐盛熱鬧的餃子宴,把各種餡的餃子擺放的整整齊齊,讓餃子既好吃又好看,同時為老人開展義診和義務理髮活動。
  • 「幸福餐桌」飄來幸福味道
    西鋪頭村的「幸福餐桌」是文登探索「不離家、不離群、不離親」養老模式的一個縮影。  去年6月,文登在張家產鎮鄉村振興西洋參片區開始試點「幸福餐桌」,由瑞雲祥康養中心統一做餐,為顧家、因寺橋、南崖子等9個自然村提供送餐服務。
  • 東安:兜底戶「輪椅人生」幸福起錨
    扶貧工作隊員為謝紅花裝配新輪椅 照片均由陳愛民攝今日永州訊(通訊員謝助民 毛芳芳)12月26日上午,東安縣省定貧困村新圩江鎮大浪村兜底保障戶殘疾人謝紅花在丈夫吳章友的幫助下,坐上駐大浪村扶貧工作隊再次送來的新輪椅,在自家小院裡緩緩前行,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覺油然而生
  • 風乍起,吹來蘇丹幸福生活好時光
    搖曳的燭光將記憶點亮苦澀咖啡濃了蘇丹時光唱一首送戰友憶歲月流淌夜未央人未老玫瑰鏗鏘迷離的月色輕喚住過往風乍起吹來幸福生活時光
  • 呼市王府井不搬了?
    王府井或許不搬了!今早,這一消息在呼和浩特再次引發關注。
  • 【媒體看新大】新疆日報:擘畫民生新圖景 共享幸福新生活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 「監利小城大愛·幸福家」竣工,困境女童張弈歡喜遷新居!
    日前,由共青團監利縣委和「荊州市優秀志願服務品牌」監利一米愛心社聯合發起的為監利縣三洲鎮白沙村困境女童張弈,眾籌的「監利小城大愛·幸福家」公益福祉項目竣工。當天上午,監利一米愛心社的社員們還將社會愛心人士樂捐的棉被、淨水機、書桌、高檔席夢思等家居物品,從愛心車上搬下後小心翼翼地抬進張弈的新居。
  • 杭州殺妻案事發小區千名業主搬離,同棟樓僅剩2戶居住,晚上沒人敢出門,保安吐訴:快搬空了
    警方經過調查在化糞池中發現與來女士DNA相匹配的人體組織,將許某捉拿歸案。在這之後,該小區的居民紛紛表示陰森害怕,晚上不敢出門,便紛紛搬走千名住戶都搬得差不多了。截止到目前,與去世的來女士居住同一棟樓只剩下2戶。保安也無奈的說,再搬就空了。千人小區即將搬空,事發同棟樓僅剩2戶
  • 新時代新夢想 | 貴州龍裡龍山:村民告別山窩窩,奔向新生活!
    儘管駐村工作的扶貧幹部多次到他家進行動員搬遷,但老人無論說什麼就是不願搬。當問起老人為什麼不願搬時,老人說「山裡面再窮,還有土地可以種糧吃;到了外面,沒有了土地,加上年紀大了,我怎麼生活。」工作隊隊長李秀華聽了老人的話,便坐下同老人擺起了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