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傍晚,初夏的北京溫度舒適,「2015藝術北京」建築影像投影秀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廣場上演。7:30過後,天色越來越暗,隨著周邊路燈的熄滅,高高架起的多個投影機一起投向農展館一號主館的建築上,樓體上投射的倒計時數字越來越清晰,廣場上來觀看的觀眾也越聚越多。時間歸零,影像開始,驟然,農展館在黑色的夜空下呈現出濃鬱夕陽下的面貌,隨後多變的色彩與線條在建築上演繹,三維二維手繪不同的表現方式為觀眾營造出了一次數字媒體藝術的視覺盛宴,現場的音響同時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
這次戶外建築樓體影像投影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創作完成,內容由若干數字短片組成,在藝術北京10周年之際,影片利用農業展覽館這一當年十大建築的樓體立面,呈現出對當代藝術、生活、社會發展的新感受,是第一次面向公眾的數字媒體藝術盛宴。整個影像力圖讓觀眾通過新的視角、超常尺度畫面對自然、農業、城市、環境、社會、未來等方面有不同的啟示,同時作為藝術北京會場內藝術品的另一種序言。
中央美院數碼媒體工作室師生經過兩個月的研究創作,有機地運用樓體建築結構和不同視覺語言,多角度挖掘人們的認知空間,讓藝術與公眾有更直接的對話。
樓體建築投影創作是近年來世界各地在大型活動時所採用的新的媒體藝術形式,具有超大尺寸、超強形式感、技術設備要求高等特點,通過動態影像、圖形、音效、三維視錯覺等手法表現,感染力強,是當代數字媒體藝術新的應用。影像投影最重要一點就是圖像必須嚴絲合縫的嵌套在真實建築表面。具體創作中有模擬燈光等動態圖形元素,融合建築外觀內部環境,突破影像平面化界限,表現出「未來北京」的含義。有利用城市光影表現人作為萬物之長所處的生存環境。水墨與羽毛不斷發生碰撞,滲透,最後慢慢交融。也有北京城門與水墨相結合,通過時間和空間兩維度的相互交織,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互動。城市夜晚各種霓虹燈光加上萬花筒絢麗的視覺效果,更新了人們的視覺經驗,營造出自由新北京面貌,曾經的經典建築承載起新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