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11時,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颱風「海鷗」和「鳳凰」。
昨天(11月19日)在菲律賓東部形成的熱帶低壓已經於今天上午發展形成為今年的第27號颱風「鳳凰」。隨著「鳳凰」的生成,今年11月份剛過完三分之二的時間,西北太平洋海面上就已經出現了5個颱風(先後為23號超強颱風「夏浪」、24號颱風「娜基莉」、25號強颱風「風神」、26號颱風「海鷗」和新生成的27號「鳳凰」)。
▲11月份5個颱風移動過的路徑。
毫無疑問今年的11月份對於颱風來說有一些反常,首先是中上旬生成個數已經達到5個,而11月中上旬多年平均生成個數只有1.9個;其次是11月份颱風數量猛烈爆發使得今年至今颱風數量也已超過歷史同期平均水平。
▲各類預報方法對颱風「鳳凰」未來幾天移動路徑的預測。
說回到剛剛生成的「鳳凰」颱風本身,正如上圖所示的,它的前身是上周末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附近形成的熱帶擾動93W。在副高南側邊緣引導氣流的帶動下,93W一路快速向西偏北移動,並於昨天在距離菲律賓馬尼拉以東約1300公裡處加強為熱帶低壓。一天後,也就是在今天上午正式形成為27號颱風「鳳凰」。
▲11月20日12時,中央氣象臺預測的「鳳凰」未來移動路徑。
不同於26號颱風「海鷗」貼著菲律賓東岸近海緩慢爬行北上,新颱風「鳳凰」的生成位置更偏東一些,使得未來預期的路徑也會更偏北一些,移動速度也會比較快。中央氣象臺最新預計「鳳凰」颱風後天就能到達巴士海峽附近,並且在那裡將加強到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可達12-13級)。
▲衛星監測到的27號颱風「鳳凰」水汽雲圖動畫(時間段:2019年11月20日02時30分至11月20日09時30分)。
我們依然維持昨天推文中的判斷,那就是即便「鳳凰」會進入到巴士海峽內部,但它不可能登陸我國。這主要是由於冷空氣南壓的後果,另外即便「鳳凰」在巴士海峽會到達它強度的巔峰,這個巔峰強度也維持不了多久,因為華南近海和臺灣南部的海溫目前已經下探到了23-25℃,將無力再「鳳凰」強度的增強甚至維持。
▲我國南海和菲律賓東部近期海溫。
▲11月20日02時,GFS預測的未來3天降水量(6小時累計)動畫。
聲明:
文中所有帶「颱風監測」和「解碼天氣」logo的圖片均為本公眾號根據國內外公開數據繪製,僅供關心最新颱風消息、動向人士參考,並不構成決策依據。如需官方颱風預報結果,請諮詢中央氣象臺或您所在地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