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礦標的挖掘及收藏過程中,會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奇妙,但是最令我著迷的是,每當看到家中擺放的那座礦標,便會想起當年挖掘的情景和發生的故事。在我的一生中,我自豪的不是發現及清理礦標的結果,而是曾經經歷過的過程。」
——布萊恩·李斯(Bryan Lees)
帶著這樣的初衷,美國著名時尚礦物雜誌CEMI的創辦人和董事長布萊恩·李斯(Bryan Lees)走進9月7日「礦晶鑑賞與投資研修班」的課堂,和我們分享他在挖掘和清理礦標過程中的精彩歷程。
科羅拉多甜蜜之家——菱錳礦
談起甜蜜之家,在業界可謂家喻戶曉。125年前是全美著名的銀礦產地,因資源枯竭於2004年宣布永久性關閉。但在之前的銀礦開採中,人們曾經發現過少量精美的紅色菱錳礦,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技術的成熟,這座已關閉的礦山再度作為專業的礦標礦山進行開發。直到今日,布萊恩還能清晰的記得當時開發菱錳礦的情景:為了更好的保護礦標的完整性,他和他的團隊需要將整塊石壁移走,工程量巨大。但是當完成的那一刻,整個團隊都非常的興奮,因為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科羅拉多州兩角礦天河石
從發現礦標到決定挖掘歷時11年之久,因為在布萊恩看來,首要工作是對礦區進行恢復性作業而不是直接挖掘。在2年的時間裡,布萊恩的團隊完成了超過2000項的復原性工作,在這一過程也使他們收穫了巨大的科研成果,包括:整個礦區如何產生、礦標如何形成、在哪裡形成等等。他們還通過還原與天河石共生的煙晶礦囊,還原了整個礦脈被發現時的狀態,以及數億年前形成的原因……這些知識你永遠不可能僅憑書本就能獲得,腳踏實地的實踐讓他們掌握了第一手「自然的秘籍」。
科羅拉多州石英礦自然金
布萊恩分享的第三個故事是來自科羅拉多州石英礦的自然金。如今,全球有許多地方都在挖掘自然金,但是成功的或者特別引人注目的礦標並不多見。自然金一般生長在巖牆當中,即便是幸運的人在正確的巖牆中發現礦標也不一定能夠開採成功。布萊恩一直認為修復工作在礦標的開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還原自然風貌,才能夠正確的開採標本。現存於休斯敦自然博物館的「金龍」便是通過這樣的還原修復工作獲得的,也正因為此,才能夠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2個多小時的課程裡,布萊恩對礦物晶體的熱情讓人動容,每當談及關鍵之處,他總會激動的手舞足蹈。他說:「小時候在他的家鄉,戶外有許多小石頭,你知道男孩對石頭有種天然的興趣,對這種自然界的奇蹟擁有著無限的好奇和敬畏。青春歲月,我也和大部分男生一樣,會拿好看的石頭討好女朋友。但是長大後,我越來越覺得礦物晶體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認識地球母親的窗口,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園。」
關於礦物晶體在中國的未來,布萊恩表示,他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在美國60年代,隨著礦石業的發展,在全國各地有著幾百家礦石俱樂部,他們定期舉辦各種交流活動,極大的促進了礦物晶體市場。而今天的中國,正在經歷美國當年的情況,我相信礦物晶體的發展在中國一定會擁有更廣闊前景,越來越好。」
Bryan Lees(布萊恩·李斯)
美國著名時尚礦物雜誌CEMI的創辦人和董事長,曾被授予礦物界的「卡耐基獎」及「美國礦物繼承獎」。CEMI美國時尚礦物在丹佛的實驗室是全球第一家也是最頂尖的針對礦物清理和修復的實驗室。
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下面二維碼,並於正文前顯著處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ID(jingcai-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