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泛指受僱於企業的在職工作人員群體,也泛指具有穩定工作和穩定收入的群體。對於鎮坪農村來說,成為「上班族」一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期盼。
然而近日,走進曾家鎮和順家園,在一排「社區工廠上班好,在家照顧老和小」的紅字映襯下,每天你會看見這樣一群人,他們都來自農村,每天按時上下班,過上了「上班族」的生活。300多臺機器「咔咔咔」,此起彼伏,30多名工人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將一捆捆「白線」通過擋車、鎖邊、打包,變成一雙雙勞保手套。在曾家鎮民無憂公司新社區工廠中呈現出「上班族」們一派繁忙景象。
曾家鎮民無憂公司新社區工廠是鎮坪縣2018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是江西民無憂投資控股集團在鎮坪成立的分公司,於2018年7月在鎮坪正式成立,現已在鎮坪投資300餘萬元,引進生產勞保手套的機器300餘臺,目前可供60餘人穩定就業。
「公司項目落地後,曾家鎮就為我們提供了1500平方米的廠房,配套3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及宿舍等,我們很快就完成了廠房裝修、設備安裝、員工招錄,僅兩個月時間就投產了」鎮坪縣民無憂公司副總經理楊剛介紹說。
2018年以來,鎮坪縣針對農村「三留守」嚴重問題,全力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移民搬遷社區大力興辦新社區工廠,用「說到做到」最強執行力和最大的誠意、最好的資源和最優的服務,為社區工廠創造一流的環境保障。同時結合縣域實際,制定印發了《鎮坪縣社區工廠就業扶貧政策》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系列政策文件,簡化辦事程序、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優化「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配套,為進駐社區工廠提供最優、最快、最便利的服務。
「這個活路輕鬆,一天不曬太陽,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找了一項好工作,不管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只要讓我在這裡幹,哪怕一個月1000塊,我都願意在這裡打工」。柯賢翠一邊打包勞保手套一邊高興的說到。
柯賢翠是曾家鎮民無憂公司新社區工廠「上班族」中的一員,同時也是曾家鎮琉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已經50歲了,幼年時右手不慎被火燒傷致殘,只剩一個大拇指,由於殘疾一直在家與丈夫務農。聽說曾家鎮新開了個手套廠,招錄工人,技術要求不高,他便積極報名了。
青塔村54歲的劉國財,之前一直在上海、山西等地打工,現在家門口有了社區工廠,他便在家門口就業。「我現在主要做的工作是鎖邊,在學習期間1500元一個月,等學會以後按件計算,就是多勞多得,做的多,得的多,能在家門口上班,可以照顧家裡的老和小,日子也有盼頭了。」劉國財滿臉笑容,對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
截至目前,曾家鎮興辦新社區工廠共5家,大部分都集中在集鎮和各村移民安置點,產品涉及電子配件、勞保手套、農副產品等多個領域。而像柯賢翠、劉國財等在曾家鎮新社區工廠上班的有260餘人,其中貧困戶158人,他們大部分都是留守婦女和返鄉就業青年,成了名副其實的的「上班族」,「家門口掙錢,家門口照顧老和小」,閒暇時間少了,打牌賭博等不良風氣少了,腰包也鼓起來了,新社區工廠正在不斷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逐漸形成了「一人進廠,全家脫貧」的良好局面。
編輯:汪禮勝
審核:馬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