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閣鎮子午村有對生死相依不離不棄的夫妻,妻子李月娥為救患有尿毒症的丈夫,竟然割下自己的一隻腎臟給丈夫換上,代替丈夫當起家裡的頂梁柱。李月娥說,只要人還在,家就在。
六十多歲的李月娥和凌德忠,家住華閣鎮子午村。每天早上,妻子李月娥都要準時起床,為丈夫做一份特殊的早餐。
等待丈夫吃完早餐,李月娥又要開始一天的日常生活。凌德忠中等個兒,術後身形有些消瘦,妻子李月娥個頭不高,話語不多,提及割腎救夫的事,她一直用手在抹眼淚。
14年前,他們也曾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小家庭,在左鄰右舍看來,這是一對模範夫妻,結婚41年來沒紅過臉、沒吵過架,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可在當年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最終經過醫院確診凌德忠患上的是尿毒症。得知檢查結果的李月娥連忙張羅著在長沙租房子,讓丈夫進行透析治療,從此,家裡的責任重擔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
經過一年的透析治療,凌德忠的病情並沒有什麼起色,醫生建議做腎移植手術,否則只能延長几年的生命。由於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加上醫院未找到合適的腎源,凌德忠又在家待了一年。看著丈夫病情越來越嚴重,李月娥決定把自己的腎移植給丈夫,於是偷偷到醫院進行了匹配測試,血型符合。活體捐腎,夫妻間配對成功的機率僅有十萬分之一,在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和丈夫後,他的想法卻遭到了大家一致反對。
在做通丈夫的思想工作後,2007年4月19日,李月娥帶著凌德忠來帶長沙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經過精心檢查和準備,兩人的腎臟移植手術取得了成功,但也因此欠下了幾十萬外債,做不了重體力活。鎮村兩級了解到夫婦的實際情況後,積極為他們爭取優惠政策,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夫妻倆註冊開辦了一家農資店,解決治療,吃藥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