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以為老人晚年不願意住養老院,晚年和孩子在一起比較好。其實不然,有的老人就不是這樣想,特別是文化程度較高的老人,他們覺得養老院才是老人晚年最好的養老之所。
朝陽區仁愛敬老院住著一對老夫妻,兩個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丈夫謝文喜原是酒仙橋四小的校長,今年81歲。愛好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郝景晏,作品多次獲獎。妻子何淑敏是高家園小學的主任,今年80歲。喜歡騎車運動,每天規律性在院子轉18圈。思維敏捷,生活全部能自理。五年前,為了給孫子準備婚房,住進仁愛敬老院。
可以肯定的說,有文化的老人最智慧!
不得不說這是一對非常有智慧又愛子心切的老人。一是心疼兒孫為了買房拼命工作累著,二怕自己的孫子誤了最佳結婚年齡,最有智慧的就是算帳了。如果買新房,在北京城市結合部地段100多平方的房子也要幾百萬之多,城裡的房就不用說了。作為工薪階層,他們舉全家之財力也會力不從心。銀行按揭的話,會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孩子有壓力父母心會痛。和孩子們住一起吧,兒孫都忙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照料,顧一個保姆,工資最低5000以上不等,還得包吃住,也多有不便。老夫妻經過再三斟酌,還是住仁愛敬老院最划算。就這樣,他們雙棲雙宿住進了朝陽區仁愛敬老院。他們每個月連吃帶住的費用,比請保姆的費用省很多。這樣一來,解決了買房巨資投入的困難,省了請保姆的支出,同時又解決了孫子的婚房的頭等大事,真是一筆划算到家的智慧帳,算出一舉多得之利。
五年仁愛溫馨小屋,五年的春夏秋冬,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喜怒哀樂,都寫在仁愛敬老院的史冊,看看他們夫妻的溫馨小屋,就知道他們過的有多麼愜意和舒心。
相信看到這個故事的人,一定會有到仁愛敬老院去看看的衝動,看看為什麼有的老人一住就是十幾年,幾年捨不得離開,就是因為仁愛敬老院的服務周到,讓他們有家的感覺,食品安全把關到位,飯菜有滋有味,利於老人康復,一天,24小時的精心照料,滿牆的錦旗就是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