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和靈魂兼具是一件艱難的事,就如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可上帝總有一些偏愛的寵兒,出生於法國的性感女神伊娃·格林,正是「天選之子」之一。
曾經有導演評價過伊娃·格林,說她「美得近乎下流」。
這是貶義詞麼?
毫無疑問,這是對於伊娃·格林外在皮囊的讚美。
近乎這兩個字用得極好,接近下流卻不下流,冷豔迷人,神秘邪性,勾人攝魄。
她是天生的明星,世人的焦點,壓軸的女王。
伊娃·格林的存在就是讓你移不開視線的理由,她是個沒有答案的謎語,即使你對她一無所知,也忍不住念念不忘日夜回想。
很多人將伊娃·格林定義為R級片女神,這主要因為她的成名作《戲夢巴黎》。
伊娃·格林在電影中的演繹如夢如幻,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像是中世紀古油畫裡走出的女神。
貝託魯奇導演實在是電影大師,他永遠知道怎麼把肉體的美好發揮到極致,伊娃·格林的斷臂維納斯造型成為了永遠的經典之作。
其實,這部電影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只是貝託魯奇把這部政治電影披上了肉慾的外衣而已。
法國學運在激情中被完美展現,68年的法國與年輕的胴體都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群人的時代,瘋狂且迷茫,對抗且流連。
這部電影讓伊娃·格林一脫成名,成為無數男人旖旎的夢。
她冰冷又青澀,熱情又克制,伊娃·格林美得不像是真人,而像來自天堂的精美藝術品,每個紋理都是欲望與妖豔的填充。
這樣的電影帶來的巨大爭議是可以想像的,《戲夢巴黎》給伊娃·格林帶來了名利與關注,也帶來了非議和指責。
直到現在,她的父母都拒絕觀看這部電影。
隨後,伊娃·格林出演了《天朝王國》,飾演了高貴冷豔的公主,這部冗長且沉重的歷史鴻篇巨製因為伊娃·格林的存在都多了幾分色彩。
她是一朵妖豔的法蘭西玫瑰,敢愛敢恨,天生有著非凡的風姿,又有著無與倫比的致命誘惑的氣質,動人心魄的藍色眼睛和古典味道風情為戰爭的沉重添了幾分安慰的色彩。
007系列電影永遠不缺觀眾,除了邦德一絲不苟的西裝,名車美酒和高逼格的打鬥場面,邦女郎永遠是一個看點。
而《007:大戰皇家賭場》就選用了伊娃·格林作為邦女郎。
不得不承認,這個選擇實在是正確極了。
電影上映以後,觀眾們紛紛表示說願意為了伊娃·格林的美貌為這部電影打滿分,甚至有粉絲說伊娃·格林將會是007系列電影中最為出色的邦女郎。
法國媒體大肆進行了報導,讚揚伊娃·格林的令人表現和詫異美貌。
這引起了當時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注意,一度表示想要追求伊娃·格林。
可伊娃·格林表示說「自己可能沒有成為法國第一夫人的潛質」,巧妙地回絕了對方的求愛。
太過出色的長相,對於一個女演員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局限。
因為過於妖嬈的長相,伊娃·格林在此之後接到的角色大多都是蛇蠍美人的形象,美麗惡毒又瘋癲。
但伊娃·格林在電影中從來不是花瓶,她演技驚險,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的典型。
《裂縫》裡那個瘋狂的老師,驚悚壓抑的充滿毀滅性的佔有欲,伊娃·格林悲憤絕望的演繹讓人拍案叫絕。
正所謂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事情毀掉給人看,這部電影可能就是如此。
《低俗怪談》裡沒有過多話語的肢體語言就撐起了幾集的劇情,這對於演員是個很大的考驗,伊娃·格林把怪力亂神的癲狂完美展示給觀眾。
生活中伊娃·格林與電影中所以展示的形象大相逕庭,有很大的出入。
名利場中的演員很難抽身,可偏偏伊娃·格林就像是個意外。
自己的房子能被自己喜歡的標本填滿,開一家不太大的烘焙店幸福且孤獨的生活。
絕世的美貌配上淡泊的心靈可能是伊娃·格林最致命的誘惑,法國烈焰玫瑰伊娃·格林當之無愧了。
點個「在看」讓我知道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