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責任。在相公鎮柳泉村時常會看到一位穿著藍色制服棉襖的女青年,她就是全鎮唯一在抗疫戰線上的巾幗女書記——相公鎮柳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縣文化和旅遊局幹部賈經鷹。
作為80後的她,自駐村以來,勤懇履職、緊扣重心,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深挖資源發展蘋果、核桃、雞牛羊等種養業,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從機關到農村、從案頭到田間,作為一名青年女幹部,女第一書記,她始終把履行「五項職責」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抓手,積極協助村兩委會,帶領全村群眾謀發展、奔小康。努力把一件件實事落地,一樁樁好事做實,為村上脫貧攻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群眾家裡,去年臘月期間,她送給群眾美好祝願剪紙窗花還沒有褪去顏色,一場新的戰役已悄然打響。
大年初二,疫情形勢逐漸嚴峻起來,按照縣、鎮安排她立即返村,同村幹部一起設立檢查點,摸排返鄉信息,封戶隔離、封村值守,為村上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疫牆」。在防疫工作中,她以女同志的細緻和耐心,擔起了村上的疫情防控防護宣傳員、信息員、指導員和群眾生活的服務員。在她和村委會的號召下,柳泉村黨員、退伍軍人、已脫貧戶、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戰「疫」,用拳拳真心和行動表達著對村子的牽掛和熱愛。
「叔、姨,趕緊回家去,堅決不準走親訪友串門子,出門必須戴口罩……」這些話語不知說了多少遍,「惹」了多少人,讓群眾看到了這個女子是個「犟」女子。
「大家看家裡急需要採購什麼,代辦啥事,找我們,找村上,打電話都行,但一定不要出去」這句話成了村廣播的結束語,也讓大家看到了這樣一個有「溫度」的女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立春,是農戶一年增收致富的關鍵時刻,但現在又是疫情防控的緊要關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能讓農戶忙於春耕。她上門宣傳,根據情況解決防控物資需求,強調群眾在幹農活時一定要注意防護措施,保持防疫安全距離,加強家庭消毒,自身防禦。並同村幹部認真落實春耕春管防護工作要求,充分利用鄉村大喇叭等傳統渠道和手機微信等新媒介,指導嚴防「倒春寒」、春耕備耕等措施。她結合「一補兩查三送」和「一查一補兩落實」活動的開展,了解貧困勞動力創業就業意向,培訓需求和勞務服務等工作,紮實做好信息採集、報送。在抗「疫」戰「貧」的道路上,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履行著抗疫、扶貧的雙重責任,同時也展現出現代女幹部的風採。我們堅信,待到春暖花開時,她就是那朵最美的「馬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