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了100個抑鬱症女孩,發現一個共同點

2021-02-13 麥子熟了

2017年,90後攝影師牙疼,開始了《皺起的霧》系列,在微博上徵集被抑鬱情緒所困的人,無償為他們拍照,記錄他們的故事。

參與的絕大多數是女孩,至今,他已經拍攝了超過100位女性。

被攝者中90後、00後佔絕大多數,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

她們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或青年時受到傷害,父母又疏於關心她們的心理健康。

未來,牙疼希望能有更多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人參與這個項目。

他說:「我想真正鼓勵到每個人都去直面自己,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

這一系列照片受到網友們的熱烈關注和支持,並在廈門三影堂、巴黎大皇宮等地展出。

牙疼說,他其實從沒想過自己能拍這麼久。

對自高中起就患上抑鬱症的他而言,「最初的出發點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後來慢慢地,變成一種相互的幫助、寄託和陪伴。」

我在杭州與牙疼見面,聊了聊他和他鏡頭下100位女孩的故事。

這個女孩叫牙牙,南京人,今年23歲。她患上抑鬱症是在爺爺去世那年,高一的時候。

她從小是被爺爺帶大的。父母在另一座城市做生意,卻只帶了弟弟一起。在牙牙看來,他們是一個常規化的一家三口,自己是落單的那個。

2013年,爺爺突然去世。她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一個人上學、吃住。

一年她可能只能和父母見上幾次面,見了面也沒什麼交流。她記得弟弟當時早戀,父母還會開他玩笑。而她生活上的事,他們卻從不關心,只是每個月給她打生活費。

高中的時候班上同學都說很羨慕她,說她是全班最有錢的人。但她看到別人下了晚自習都有人來接,家長會別人家裡都有人參加,只有自己,永遠是一個人。

牙牙拍攝現場

生病最嚴重的時候,她一個半月裡做了10次電休克治療。她說那種感覺有點像科幻片裡刪除人的記憶,整個人變得很空。

手術前一周,她因為吃藥導致情緒特別激動,就在社交網絡上到處說自己要做手術這件事。

她告訴我說,「當時很希望有人能來私信我或者打個電話問問我怎麼了。」這件事現在想起來,她感覺特別羞恥。

她爸媽其實知道她的病,但他們不太放在心上,也不太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以為就像是感冒一樣,自己會好的。

今年我們拍攝時,牙牙的狀態挺好的,很平穩。但這反而讓她很害怕,害怕那種崩潰遲早會再找上自己。

這也是她申請參加《皺起的霧》拍攝的原因,想把自己現在的狀態記錄下來。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這樣等到我下次崩潰的時候,就能記起來我有清醒過,我有好過。」

牙牙是我拍攝的第100個女孩,《皺起的霧》這個項目我已經拍攝了3年,我遇到了太多像牙牙一樣被困在抑鬱症中的年輕人。

拍攝抑鬱症人群的出發點,其實是我自己。

我被確診抑鬱症是在高中的時候。

高三那一年我對當兵很嚮往,因為身體的原因沒能如願。後來想去學體育,我父母覺得沒前途,不讓我去,逼著我再讀一年高四。那時候我每天就覺得透不過氣來,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有一天我覺得這屬於一種病態,就背著父母自己去看了心理醫生。

我記得當時那個醫生看到我很是驚訝,因為在我老家山西那邊,大家對於心理健康還沒有什麼意識,更不用說未成年人。

當時我還只是輕度抑鬱,就自己拿零花錢去買藥,自己吃藥,一直持續到上大學。

直到這幾年,我才慢慢開始和家裡人說,但他們也只是說知道這個事情,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覺得我最多就是壓力有點大,會慢慢地自己好起來。

牙疼談到大眾對抑鬱症的誤解

就像我家人一樣,大眾其實對抑鬱症還是有很多的誤解。

所以在2017年自己抑鬱症復發的時候,我就想去把這種情緒認真地展現出來——它就像霧一樣籠罩著你,讓你掙脫不了,卻又捉摸不定,忽有忽無。我給這個項目起名,叫《皺起的霧》。

從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是在微博上進行公開徵集,陸陸續續有300多個人聯繫我,至今一共拍攝了超過100位被抑鬱情緒所困的人。

其實在徵集的時候,我並沒有限制年齡和性別,但是來找我的幾乎全部是年輕的女性。

最大的也就30多歲,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大部分都是90後和00後。

這個群體最願意去展現自己、表達自己,在我看來,這個狀態是好的。

因為我們只有去直面這個問題,願意去溝通,才可能慢慢地走出來。

牙疼與女孩們初見時的場景

這些女孩大部分都是中度抑鬱,重度的也有不少,但她們來找我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都特別開心。

她們太想讓別人覺得自己過得很好,從來不會主動去說自己有抑鬱症,除了覺得別人不會理解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

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女孩小易,是自己一個人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硬座,從石家莊到武漢去找我拍攝的。

從小只有姐姐和奶奶管她,但她生病之後卻誰也沒告訴。她說姐姐結婚了,奶奶身體不好,不想給她們添麻煩。

拍攝的時候,我總是會先和她們聊天,有時候也會邊聊邊拍,希望能展現她們最真實的樣子,記錄她們最真實的情緒。

小萌是2018年從海南過來找我拍攝的,當時她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然後講著講著忍不住就哭了,我就拍了這張照片。

她自己就是學心理學的,但還是沒有辦法自愈。

瑞瑞的這張,我就讓她在自己生活的空間裡釋放自己的情緒,不用在意鏡頭,我去抓拍。

拍了這麼多年輕的抑鬱症女孩,我覺得她們中絕大部分的共性問題就是原生家庭。

第一就是父母離異。

很多父母在離異後都瞞著孩子不說,直到孩子有一天自己發現了,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還有就是父母離異後又有了新的家庭,對子女的關心就會變少。

這個女生Annie,她父母離婚是因為父親出軌,還把出軌的對象帶到家裡來。經常她父母半夜吵完架就都走了,家裡就剩她一個人。

有一次還翻進來一個小偷,她就躲在那邊不敢說話。後來她和她媽媽說,她媽媽只回了句,「下次窗戶鎖好就好了。」

第二就是家暴。

格格的父親是個公務員,在外面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但回家以後會打她,打她媽媽。她說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個屬於她的安全的地方。

她從高中開始抑鬱,但在她們家那個小縣城那兒,沒有人在意這件事,所以她也一直都沒有受到過治療。

第三就是性侵犯。

2018年我拍攝Fly的時候,她還在上高中。她從小就受到親戚的騷擾和侵犯,但她的父母一直沒有去關心過這個問題。

她極度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別人在窺視她,想對她做什麼。所以拍攝的時候,我就擺了幾個穿著雨衣的人形模特在她四周,她在中間無助地看著鏡頭。

原生家庭之外,情感經歷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最常見的就是男生出軌,我拍的第一個女孩就是遇到這種情況。她和前任在一起很久,一直同居,很依賴他。

我讓她把心中想表達的一些詞寫在紙上,裹住身體,算是一種發洩。

最近拍攝的女孩信,也是在大學的時候因為發現男朋友和別人有曖昧關係,想分手。結果那個男生就每天堵在她家門口騷擾她,讓她很受傷。

還有就是身材的困擾,言語暴力。

英子是我攝影課的學生,她因為自己的身材一直很自卑。平時總是戴著口罩,也不和別人說話,常常一個人。

有一天她突然和我說想參加拍攝,說自己在家看我拍的照片邊看邊哭,覺得很受觸動,也想要勇敢地展現自己。

林林現在是一名模特,但她之前很胖,在校園裡受到別人的嘲笑。她之前喜歡的一個男生對她說,你喜歡我,讓我感覺很丟臉。

照片裡我讓她捂著耳朵,在塑料布包裹著的環境裡,想讓她去屏蔽一些外界的聲音。

這些女孩大多都是在童年或青年的時候受到傷害,留下的陰影就一直跟隨著她們。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沒有人去幫助她們,去問過她們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拍這個系列,我不僅是想讓大眾了解抑鬱症,也想讓一些當父母的,去反思一下自己對子女心理教育上的缺失。

《皺起的霧》在廈門三影堂展出現場

從2017年到2020年,我其實沒想過自己能拍這麼久。

未來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人能參與這個項目,去鼓勵更多人直面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

有一些女生,她們在最難的時候會給我發消息,說牙疼我挺不下去了。我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我們還沒有拍攝,這對她們是一個很大的寄託。

很多我拍過的女生會拿我拍的照片做頭像。我做展覽的時候,她們還能在現場再看到自己當時的一些狀態,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更長久的陪伴。

我和大多數人都保持著聯繫,有時候刷她們的朋友圈,看到她們大都在往積極的方向發展,想走出來的那個狀態,對我而言其實也是一種鼓勵。

我們之間的幫助是相互的。她們都還在堅持著,我也會堅持拍下去。

任可

抑鬱研究所創始人

《你的第一本抑鬱自救指南》作者

任可自幼飽受家庭暴力的折磨,在2018年初確診重度抑鬱症和中重度焦慮症。

確診後,她不僅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還被父親罵說「有你這樣的女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恥辱」。

那段日子,朋友不間斷的關心和鼓勵給予了她希望。她從分享自己的抑鬱康復日記開始,慢慢創辦了「抑鬱研究所」這個抑鬱症患者社區,專注於精神心理公共教育。

我與任可聊了聊抑鬱症在中國的現狀與一些基礎自救常識。以下是採訪精選。

Q:我     A:任可

Q:我國目前抑鬱症的總體狀況是怎麼樣的?

A: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發病率高達5%~6%,而且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由於精神健康領域醫療資源不足,抑鬱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識別率僅有21%。

有近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同時,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專業治療。這和很多城鎮沒有專業的精神專科,以及抑鬱症較昂貴的治療成本都有關。

根據我們2020年的最新調查,72%的患者確診年齡在25歲之前,大部分人青春期開始後出現抑鬱症狀。青少年抑鬱症終身患病率已達15-20%。

Q:導致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A:導致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未成年的病因會比較集中、好判斷一些。但不論年齡,與家庭相關的問題都是患者自認的首要病因。情感問題和創傷經歷也是普遍的抑鬱根源。

每個患者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但主要是長期、持久、穩定的抑鬱心境,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快感,精力不足,還會有一些附加症狀如自卑、無理由的自責等。13-19歲的青少年容易產生極端行為,態度消極,拒絕溝通。

Q:抑鬱症對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A:根據我們的大數據調查,大部分患者表示難以繼續工作、生活變得不穩定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廣泛存在於抑鬱症患者中,特別是執行和注意功能障礙。

我們接觸到的未成年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迫休學,由於抑鬱症病程較長且容易復發,他們可能幾年都無法繼續學業,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Q: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會選擇隱藏自己的病情?

A:在調查患者為什麼不願意傾訴時,我們發現「害怕別人的不理解」、「擔心被歧視」依然是患者無法發聲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正確的疾病科普知識,科學的治療手段外,公共語境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影響也非同小可。汙名化和病恥感會降低他們的求助率、治療依從性,影響其康復,甚至導致自殺。

據我們的調查,只有約35%的患者表示在確診後得到了更好的對待。52%的患者表示,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很少有人能幫助自己。


「得到朋友的支持」是患者覺得自己病情得到好轉的首要原因 。「家人」是影響抑鬱症患者病情走向的重要原因。

Q: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A:必須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治療,儘量選擇當地精神衛生中心掛牌所在的醫院。

用藥是治療的第一步,切勿擅自停藥。只要不自己隨意加量,抗抑鬱藥物是不會成癮的。專家建議首次發作需服藥6-18個月,第二次需2-3年,第三次及以上建議終生服藥。

一定要先穩定下來後再輔助心理治療。經過專業的心理諮詢,至少有75%以上的人能夠改善症狀。目前心理諮詢市場的均價是400-800元/小時,同時還有一些公益的心理諮詢,類似全國性的熱線12355、400-161-9995,線上的525心理網、壹點靈,抑鬱研究所也有公號科普知識,並建立了非常多的線上社群。

就患者自己來說,關起來、躺下來、哭出來這三個常見的誤區其實是沒有用的。運動治療抑鬱是已經被科學研究證明的有效療法,還有一些比較簡單可行的,例如:閱讀、日記、電影和音樂等。

其次,像全麥麵包、小甜品、南瓜、香蕉、巧克力和牛奶也是一些能夠為大腦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幫助大腦有效減緩抑鬱情緒的食物。

Q:怎麼幫助身邊的抑鬱症朋友/家人?

A: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了解抑鬱症的症狀;

鼓勵患者積極治療;

警惕他們極端的想法,如自殺;

肯定他們一些積極的方面,不要否認或批評他們;

制定計劃,邀請他/她一起幹一些事情但不要強迫;

仔細去傾聽他們說話,但避免提供意見或作出判斷,僅僅去聽和理解就是一個強大的治療工具。

*作者簡介: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一條(ID:yitiaotv)。

相關焦點

  • 21歲女孩跳崖自殺,遺書曝光:我不是脆弱,只是病了 請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其中提到「女孩在遺書中稱自己得了抑鬱症。『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我想說不是的,我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女孩還呼籲,『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抑鬱症這個群體吧』」。峨眉山跳崖女孩的遺書裡透露出這樣的信息:1、自己身患抑鬱症,曾經多次自救無果!也曾找友人傾訴,但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女孩說:我想說不是的,我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
  • 我用100英鎊拍了個針孔,其實是拍了個馬屁
    今年5月18日,我從ebay網上拍下了一個針孔鏡蓋,5月25日賣家稱寄出了,然後就石沉大海,一直沒消息了。不料今天卻意外收到了,上網輸入郵件號一查(郵件號碼六月末時問過賣家,賣家告訴我後上網可以查到寄出時間地點,但是後面就沒任何信息了),居然郵件是從歐洲葡萄牙去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轉了一圈,好一個南轅北轍!是疫情原因嗎?反正總算是收到了。
  • 療愈:抑鬱症的人,你破他邏輯很難
    學友:我也想問這個問題,我有個妹妹患抑鬱症,我昨天給她彈了三遍,剛開始不接受,不能把話說出來,第三遍可以流利的說出來,彈完三遍她就是覺得輕鬆些了,沒什麼其他反應。但是她問我完完全全無條件接受的是「什麼」,我該怎麼回答她?小霞姐: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涵蓋的內容極廣,她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彈穴調心法已經開始起作用了,而且她感受到了輕鬆,要恭喜她,也要恭喜你。
  • 正在熱映:聚焦抑鬱症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
    《如果聲音不記得》是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章若楠、孫晨竣領銜主演,王彥霖友情出演,嚴屹寬、左小青、張瑤、郭姝彤特別出演的奇幻愛情片,該片根據落落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隱藏著秘密的男生喜歡上一個抑鬱症女孩的故事
  • 盤點:被抑鬱症纏身的10大名人!
    抑鬱症的危害很大,歷史上很多名人都飽受抑鬱症的痛苦,今天恩恩醫生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那些曾經得了抑鬱症的名人。一、梵谷梵谷一生中做出過很多古怪的,超出一般人理解範圍的行為,比如割下自己的左耳,還有把自己關進精神療養院。梵谷割下耳朵送給妓女的時候,他的抑鬱症已經很嚴重了。在之後的兩年之中,他不斷地嘗試自殺。
  • 喬任梁去世三年後,22歲女孩深夜失聯:你以為的矯情,要了20萬人的命!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一條讓人揪心的消息:一名22歲的女孩,在前往廣西北海潿洲島散心的過程中失聯。據女孩的舅舅說,女孩在教育機構當老師,因工作壓力大,有一點抑鬱。失聯前,女孩曾給朋友開玩笑說要去「跳海」。至今,女孩已失聯十餘日,救援隊還在搜尋。有人說,她在失聯之前已經發出了求救,只是被人當成了玩笑。
  • 汙的可以:久哥哥突然跳槽惹怒鬥魚,原來他和包子有個共同點!
    他是我們《每日擼報》的常客,是國服知名妖姬主播,是鬥魚新捧起來的排面主播!從久哥哥的微博來看,他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所以他才會轉到虎牙平臺。然而久哥哥的首播之旅非常坎坷,據他所說,在他直播前,他家樓下的網線被人惡意剪斷!所以久哥哥直播的電腦是借來的,首播的時候他還迫不得已停播一分鐘換更好的電腦。至於為什麼有人來剪斷他的網線,久哥哥沒有再透露
  • RIP | 殭屍男孩抑鬱症自殺:他曾活成最酷的自己……
    Rick Genest,8月1日被發現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家中自殺身亡,年僅32歲。那時的Rick從一個標準的帥小夥兒變成了一個集骷髏活屍、科學怪人等元素於一身的形象,活脫一個走動的幽靈,他身上還有超過200種昆蟲的圖案,以及生化危機的著名標識,儼然一具行走的藝術品。
  • 外媒:梅根生下寶寶後,患上抑鬱症?導致體重一直在增加?
    在那裡,該雜誌聲稱有一位「王室內部人士」與我們分享了馬克爾是如何「被診斷出患有產後抑鬱症,她幾乎沒有起床。」這家經常被揭穿的媒體寫道:「她發現的唯一安慰就是狼吞虎咽含糖烘焙食品,這導致她的體重飆升。」該雜誌的「內部人士」補充道,「哈裡王子懇求梅根去看專家,但她只想坐在自己的房間裡哭泣,狼吞虎咽地吃糖果。」
  • 15歲女生跳樓父親欲接住雙雙身亡,母親否認因鋼琴補課生矛盾:她有抑鬱症
    相關報導 孩子母親:她有抑鬱症,主動提出想學鋼琴來源:封面新聞事發後,小曾跳樓的原因在當地朋友圈廣泛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女孩牴觸補習鋼琴,另外一種說法是女孩因為成績差與家人發生矛盾。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對話小曾母親,她告訴記者,小曾患有抑鬱症,在事發前曾住院治療。
  • 被星探發現?緬甸14歲女孩被攝影師騙上床,還被拍下視頻賣到網上!
    今日匯率:中緬 1:205.4 緬中1:0.00486「你長得好漂亮,我可以幫你拍模特藝術照嗎?
  • 聚會上女孩拿手機自拍,卻無意間拍到可怕一幕!
    就是這個視頻↓↓當時,這個妹子正在參加一個戶外音樂派對,和自己的一幫朋友在一起跳舞喝酒。玩到最嗨的時候,妹子掏出自己的手機,打算給自己和朋友來個自拍。動作之熟練,行為之淡定,簡直讓人毛骨悚然。想像一下這個女孩如果沒有發現這一切,在喝下這杯飲料後,再被在暗處盯著這一切發生的對方找機會下手……後果不堪想像!視頻放上網後在網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短時間內就被轉發接近10萬次,觀看人數也超過了1000萬,很多網友替這個妹子捏了把汗。
  • 廣西一女子疑因抑鬱症自殺身亡!
    10月27日上午,柳州柳北區錦繡路針織廠宿舍區內,一名中年女子被人發現在一處棚子處上吊。
  • 紅人館 | 野女孩陳意涵安定了
    本來想在情人節領了結婚證再告知公眾,沒成想卻先一步被拍了照片。於是,她就直接公布自己懷孕,並且要結婚了。陳意涵在微博上曬出了一段小視頻,他們夫妻理想的生活是:一所房子,一條狗,一個baby,大眼睛的大發,小眼睛的許富翔。
  • 一個個隱藏在網絡背後的嗜血者...
    在這個過程中,她交到了一個特殊的網友,不要想歪了,我們這個可愛的老太太並沒有來上一段黃昏網戀,她的這個網友是一個19歲的南非女孩,她和前文提到的Nadia一樣,有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她想要自殺。Blay老太太發揮了自己多年當教師的經驗,成功的化身為網絡知心奶奶,反覆的勸慰開解,擺事實講道理,中學教導主任天賦全開,幾經波折,終於讓這個女孩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 一個個隱藏在網絡背後的嗜血者!
    在這個過程中,她交到了一個特殊的網友,不要想歪了,我們這個可愛的老太太並沒有來上一段黃昏網戀,她的這個網友是一個19歲的南非女孩,她和前文提到的Nadia一樣,有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她想要自殺。Blay老太太發揮了自己多年當教師的經驗,成功的化身為網絡知心奶奶,反覆的勸慰開解,擺事實講道理,中學教導主任天賦全開,幾經波折,終於讓這個女孩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什麼是微笑抑鬱症?微笑抑鬱症也屬於抑鬱症,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癱軟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們可能看似擁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會功能,因為他們習慣隱藏自己的真實狀態,以「微笑」示人,表現出更為積極的社交活躍性。
  • ig網紅怎麼個個都搭私人飛機拍美照?細心網友發現:是假飛機!
    最近,一家美國公司就從這件事上發現了新商機,既然沒錢坐真的私人飛機,那就弄個假的,專門供人拍照曬到社交帳戶上,花錢不太多,也能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這是一家位於洛杉磯的出租攝影棚,可以出租給個人用來拍攝。
  • 21歲女孩峨眉山跳崖不幸身亡!遺書曝光,原因值得每個人深思...
    網傳遺書曝光:我得了抑鬱症卻總有人說是脆弱 9月5日,據@新京報我們視頻,發布了對該女子的搜救視頻。其中提到「女孩在遺書中稱自己得了抑鬱症。『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我想說不是的,我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女孩還呼籲,『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抑鬱症這個群體吧』」。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各方回應來了
    近日,「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一事引發熱議。當事人於先生發文稱,他的女朋友患有抑鬱症幾年了,經過了一年多的治療已經基本康復,但是仍需每月按時就醫併購藥一次。13日,他們在山東威海機場準備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前往南京就醫。春秋航空員工劉某某以他女朋友有精神類疾病情緒激動為由向公司和機長匯報,導致他們最終無法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