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為了降低 PCB 製造工廠的火災風險,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工廠安全檢查體系,對保養執行者需要進行監督稽核,對動力線路,端子,電器保護元件檢查,消耗品更換&清潔的狀況檢查的制度, 並定期進行檢討,以降低企業運行風險。無論起火事故大小,發生後都需追根究底,徹底查明事故原因,並水平展開檢查,杜絕各種著火隱患。
1、新職工入廠,要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學習基本消防安全知識,經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操作
A、廠級教育:由單位領導、安全、消防等有關人員給新職工上安全課,介紹本單位的生產環境,重點防火部位,消防安全制度,滅火設施,學會使用一般的滅火器材。
B、車間級教育:主要介紹本車間的生產特點,具體的安全制度及消防器材的分布情況,並學會使用操作方法。
C、班組級教育:主要結合新工人的具體工作介紹操作規程,操作中的防火知識,以及發生事故苗頭的應急措施。
2、對易燃易爆崗位操作人員和特殊工種人員,在經過三級教育後,還要先在老工人的監護下,經過一段時間練習,確認已具備獨立操作能力,方可獨立操作。
3、工作在本單位車間、部門調動,凡車間工種不同仍要進行車間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
1、發生火災後,崗位責任人要立即報警,同時積極組織撲救。
2、調查處理火災事故,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總結教訓,落實防範措施,並根據事故情節,對有關責任者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3、發生火災後,應將事故經過、損失和調查處理情況在防火檔案中登記備案,並寫出書面報告,呈報上級主管部門或公安消防機構。
1、貯存危險物品應按性質分類,專庫存放,並設置明顯的防火標誌,註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根據危險源的特性,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相牴觸的物品不得混存;
2、貯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不能過量貯存,隨用隨領;
3、貯存汽油、柴油、稀料的場所,嚴禁動用明火和帶入火種,電氣設備、開關、燈具、線路必須符合防爆要求。
4、對怕潮(如乙炔)怕曬(如氧氣瓶)等物品不許露天存放,以防受潮或曝曬而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
5、管理危險物品的工作人員,應熟悉危險物品的特性,防火措施及滅火方法。工作人員不準穿帶釘子的鞋和化纖衣服,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
6、搬運和操作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應輕裝、輕卸,嚴禁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敲打和起封;啟開稀料、汽油的封蓋時,必須用規定的銅質扳手;
7、維修、檢查設備機件,嚴禁使用汽油、稀料等易燃物品清洗;
8、嚴禁將使用剩餘的稀料、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倒於下水道,必須將其盛於桶內回收
1、凡在禁火區動用電氣焊等明火作業,施工單位應持經審查批准,籤發明火作業許可證,方可作業;
2、明火作業時應清除周圍的可燃物,檢查動火設備的技術狀況,並採取可靠的防範措施,配足備齊相應的消防器材,安排專人監護。
3、對於違反上述規定,未經批准而動火引起火災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 消防器材管理維修制度
1、消防器材要放置於通風乾燥,取拿方便的地方。
2、對消防器材應加強維修和保養,要保持整齊、乾淨防鏽蝕,不得曝曬、雨淋,對怕凍的器材在冬季應採取防凍措施,使其處於完好狀態。
3、對消防器材定期進行檢查,對無壓和過期的滅火器要及時更換維修。
4、消防器材的管理、維修由保衛負責,各車間、倉庫部位的消防器材應定點定人落實責任。
5、消防器材無警不動,對挪用或損壞者應給予適當處理,情節嚴重的交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