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大著名經紀公司Paradigm、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和ICM Partners均面臨美國紐約南區破產法庭的傳喚,原因是與2017年那場臭名昭著的Fyre音樂節有所牽連,這幾家公司均曾收到過該音樂節主辦方的預付款。
作為2017年音樂圈的一大令人憤怒的轟動性事件,視頻網站Hulu、Netflix都曾拍攝紀錄片再現了這一災難性音樂節的「崩壞」全過程。主辦方通過邀請多名Instagram紅人站臺,以配備高檔餐飲、遊艇的豪華音樂節為噱頭,吸引觀眾紛紛高價購票、慕名前往巴哈馬海島。沒料想,上千位觀眾、藝人、工作人員最終面對的是尚未完工的場地、救援帳篷、簡陋三明治甚至缺水缺電的「荒野求生」。主辦人Billy McFarland也因此被判欺詐而鋃鐺入獄。
這場傳銷騙局也令投資人始料未及,目前一眾債權人也以幾近絕望的心態在追討欠款。
近來,法院通過了債權人的請求,將目光投向了曾收到過預付款項的經紀公司身上。由法院指定的破產受託人Gregory Messer預計,總共有140萬美元曾匯給經紀公司以預訂、確保重要表演者的出席。
這看似毫無問題。
因為通常情況下,音樂節主辦方是需要提前預付費用給最受歡迎的藝人。並且,一旦違約,是否需要退款並不一定。但Messer努力想要追回、弄清其中匯款的原因是,絕大部分表演者根本都沒有現身這場「災難般」的音樂節。
當然,處於目前這個階段,實質性的處理方法仍然還無法確定,傳喚程序很可能只是為了重新構建詐騙款項往來的完整現金流。
根據破產法庭的文件檔案,CAA和ICM都曾收到過25萬美元的預付款,用於預訂搖滾樂隊Blink 182 與說唱組合Rae Sremmurd、Migos和藝人Lil Yachty的演出。但Blink 182在聽說音樂節的相關醜聞後,便迅速取消了他們的演出,其餘說唱歌手也並沒有登臺。
同樣地,為預訂電子音樂組合Major Lazer和Disclosure,在2017年初合併為Paradigm Talent Agency的Windish Agency和AM Only也共計收到大約69萬美元的款項。其中,44.75萬匯向Windish Agency,AM Only則拿到24.25萬。
另外,New Universal Entertainment Agency收到的數額為21.5萬美元。
儘管費用支出高達百萬美元,Fyre音樂節主辦方卻從未向法院提交正式的會計報告(內含詳細的資產管理方式以及各類費用發生的正當理由)。並且很可能,原始憑證記錄都沒有保存。所以這近一步要求法院開展更詳盡的傳訊調查,未來可能還將有十幾個公司面臨傳喚,來幫助解開這一財務疑雲。
如此看來,這場驚人的詐騙案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真相大白。
編輯:趙星雨
郵箱:keith.zhao@chinambn.com
商業 | 屢見不鮮的「音樂節騙局」
音樂節頻現騙局背後是市場監管缺失等市場不完善的顯現。
商業 | 2017年假音樂節頻出,騙局背後,「鬼知道我們在幹嘛!」
這個名叫Gathering的音樂節是一場欺騙音樂人與樂迷的巨大騙局。
小鹿角APP——音娛產業數據終端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問答、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