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輝寫劇本有個特點,他通常喜歡只寫一個開頭,更多是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靈機一動」地創作。不是人去控制電影,而是電影自然帶領角色和事件出現。杜琪峰20年來享受並熱衷於老搭檔這樣的創作方式——因為電影是有生命的。
這個習慣,似乎也映射在銀河映像20年來的際遇與命途上。經歷過時代變遷、政局更迭、金融衝擊、工業起伏大大小小不一而足的浪潮,即使在新千年後「港片已死」的粗製濫造背景下,銀河映像卻始終活了下來,並為香港電影撐住了門面。
靠的是什麼?杜琪峰自己也說不清楚,不過,比起努力、堅持這些字眼,杜琪峰更願意像他電影的創作基調一樣,將銀河映像的20年稱作是一種「宿命」。
最近幾次見到杜琪峰,是他來北京為新片《三人行》做宣傳,在這短暫的兩個月時間裡,他出席了銀河映像20周年的紀念展,回顧往日創作路,也與內地海潤公司合作,宣布開啟古裝奇幻大片《黃帝大戰蚩尤》,一邊繼往一邊開來。
在他身邊的,這次不是老搭檔韋家輝,而是他已表明交棒的下一梯隊領導者遊乃海。與此同時,韋家輝正在香港閉關,為銀河映像創作下一部天馬行空的科幻電影。而杜琪峰口中的「奇才」鄭保瑞,也將回歸銀河映像拍攝他在銀河體系裡的第三部導演作品,雖然鄭保瑞將自己稱作是「游離派」,但杜琪峰依然在面對媒體時,表示出對他的看好,並期待他與遊乃海組成下一個「杜韋」。
看起來,新與舊在交替。
媒體與影迷紛紛希望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為「銀河映像「這個經典廠牌總結一番,找到某種留存於時代的必然性。但當事人回顧20年路途,卻又是另一番滋味。
在銀河映像的發展層面,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掌門人」杜琪峰習慣性地抽了口雪茄,抬眼平靜地說道:「我們都是這樣一直工作,不會變的」,而剛受到恩師首肯接班的遊乃海更是以一番自嘲,將這個「大事件」輕描淡寫帶過:「我還是一直被杜生罵啦,有乜分別啊?」
銀河映像建立於1996年,初衷來自於杜琪峰與韋家輝的「原創自由論」,他們想要在當時以商業娛樂為主流的香港電影市場裡搞點新意思,也由此集結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臺前幕後班底。
無論是香港電影工業垮落之時,還是亞洲金融危機,SARS衝擊人心不振之時,甚或是新千年後調整思路北上合拍,銀河映像都是為數不多的「質保」廠牌。它的每一步創作、每一次挑戰,都應著銀河創立之初那句「難以想像」的slogan。
20年的銀河故事裡,有患難與共的團隊,也不乏彼此摩擦終成陌路的往日夥伴,更多的是不斷轉換思路,面對新的遊戲規則,一次次找到生存之道。
杜琪峰自己也說:「20年的往事,別說拍部電影,拍幾十集電視劇都講不完。」跟著「師父」一路走來的遊乃海,則更願意用一部銀河映像的經典作品來形容銀河的過去20年——《一個字頭的誕生》。
問他為什麼是這部戲?遊乃海說:「這套戲的英文名幾好:too many ways to be NO.1。」此時,他認真的表情裡仿佛可以看到,作為「接班人」的他,對於銀河下一個20年的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