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可加關注
微信號:mlxicheng0375
其實,名字想叫做《用力去生活》。
冷靜一秒鐘,想想這個名字似乎太壓抑了,貌似並不太適合這個年紀說出這樣的話語。
時間轉瞬而逝,2018已經過去兩月。似乎對2017年,二十四歲的自己欠下一個交代。
從十八歲開始,一直想著擁抱自由,擁抱世界,擁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認真用力的過好每一天,熱情溫暖的對待每個人,甚至都曾想,希望你就是那一束光啊!能夠照亮所到的地方,溫暖世界的一個角落。
呵!
畢業兩年,渾渾噩噩,雖算不得上摸爬滾打,每天叫醒你的,不是夢想,真的是那聒噪的鬧鐘啊!
可你依舊在努力的生活著啊!
每個少年都喜歡做夢,夢裡都幻想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就會真的有回報!賺大把大把的錢!腰包鼓鼓,衣錦還鄉!七大姑八大姨問起,你嘴角上揚,臉上洋溢起美好的笑容。
當然,故事的最開始,少年並沒有想像,努力付出是為了能得實質物質上的回報,畢竟,實際上,故事最開始的時候,所謂物質的回報,和朋友們說起的時候,都覺得提不上檯面。
可是,少年畢竟是少年啊!20歲的時候,他上大二那年,就有位友人說他,「真是個倔強的少年啊」,故事畢竟開始了,少年依舊比較熱愛做夢,雖然每天都被聒噪的鬧鐘叫醒!早晚穿梭在北京擠爆的地鐵裡,他每天依舊如十八歲那年想像的一樣,努力認真的去做每一件事,幾乎像極了一個強迫症患者,甚至不惜因為一點細節問題,和同事幹仗,幹完回到工位繼續加班,第二天繼續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出境採訪!當時真想撂攤子不幹!可是,他就是比較賤,自己的「屁股」,永遠不想要別人來擦!一年時間過去!想像那個樣子,稍顯青澀,也覺得美好而有意思,至少那個時候還「鮮活著」啊。
當少年還面紅耳赤的不計後果爭論不休,為尋求所謂的公平,所謂的「非差別性對待」的時候,想想,還是太年輕了,可是,他心裡明白啊!他很清楚,這就是事實,一句話可以做很多事,一個人也可以甘願活生生的死在條條框框裡,明明自己在裡面已經死得透透的了,如一個被生活奴役的階下囚!可,它還為自己取得的「戰績」洋洋得意,並以此來尋求活著的存在感,像極了大清朝皇宮裡搖尾乞憐的哈巴狗。
少年不服,即使最後也許為尋求結果得不償失,但他還是要問個憑什麼。
你們問過「憑什麼麼?」憑什麼他這麼逍遙跋扈,憑什麼她要在公共場合發浪?憑什麼他一不爽就可以咪起一雙騷眼睛罵人?憑什麼他可以泡小三而你泡不到……
生活中總有很多的憑什麼。
但是,在被生活這把殺豬刀反覆打磨,越來越少的人問憑什麼了,順其自然,怡然自得,無所謂啊,阿彌陀佛,一個個沉默,寡言!甘願成為奴役,對搖尾乞憐的哈巴狗和正在調戲水蛇腰削肩膀小媳婦的大腹便便的油大叔司空見慣。
額,想想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可是,有多少人每天在面對著這樣的戲碼不厭其煩的上演著呢?
也許,當你還在問憑什麼的時候,只能說,少年,你太年輕了,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看,少年又憤青了。
不,少年只是在陳述事實。
可是,今年少年馬上就要度過殘餘不多的本命年,奔向二十五了,同村裡兒時的夥伴已經是小寶他爹,他還想這麼多,尚且沒有與生活化幹戈為玉帛,是不是不太好?
昨天,少年喜歡的青年作家劉同三十七歲了,他說,「被否定和被質疑目的不是讓你放棄一件事,而是讓你更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一直,少年,對他的「雞湯」似的語錄都感覺能夠引起共鳴。他說的是對的,被否認和被質疑,真的能夠讓你明白你自己做的事情是什麼?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有時候,少年在想,不要這麼較真會不會好點,乖乖的按照條條框框來,該幹嘛幹嘛,別人不會少你一分錢,何必辛苦了自己,為難了別人,得不償失。
故事的最後,往往都是,哈巴狗會永遠逍遙在外,苦了自己,傷了親近的人。想任性的奪門而出,甩手走人,大喊一聲,媽的,勞資不幹了!會很酸爽吧?
還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少年回家,爸媽一直念叨著說,請誰誰給介紹工作,再或者說去考個公務員,少年沒多想就說,自己又不是找不到工作,從不想依靠任何人。
就這樣,少年到北京的時候,家裡人都不知道少年此去是去北京,兜裡揣著媽媽給的800塊錢就來了帝都,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
少年期盼一切美好,幻想著詩歌與遠方,他心裡也明白,到不了的地方才叫「遠方」,不完美的現在才是生活,現實就是所謂的苟且!
這是事實,正如她的上司所說,是啊!就是這樣,事實就是這樣,別人就是xxx。少年情緒激動,此時少年真想找個無人的角落哭一場,一萬個憑什麼從口出噴薄而出卻無歸處.
少年,你要適應一切,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每當說出這樣的話語的時候,其實少年都想抽自己幾巴掌。其實少年想要說的是,即使碰的頭破血流也要做自己,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不管怎麼樣,到故事的最後,少年告訴自己,要永遠用力生活,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2018.2.28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