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民歌中國」關注我們。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
---
前些時候翻箱倒櫃清理唱片,筆者很想把很多塵封的記憶隨著近乎淘汰的磁帶扔掉,可是當翻到蘇芮的《搭錯車》專輯時,手中的動作停滯了,記憶卻轉回了二十年幾前了…,因為那裡有筆者最喜歡蘇芮,特別還有梁弘志。
也許你是80後90後甚至00後,你可能不知道他,但是他的音樂至今傳唱。
梁弘志(1957年9月2日-2004年10月30日)二十世紀70年代末期校園民歌發展的代表人物,造就了蔡琴、蘇芮等歌壇重量級歌手。
他的作品曲調優美,文詞婉約,充滿意境和韻味,有人甚至稱其為敘述情感的音樂大師。這是一個不能被忘懷的臺灣音樂人。在他的一生中曾經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歌曲,這些歌曲已經成為華語歌曲的經典。
學生時期開始創作詞曲,高中時寫下《恰似你的溫柔》,20歲時就展露驚人才氣,並慧眼發掘了蔡琴演唱,此歌讓他與蔡琴一夕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樂人。再與蔡琴合作的電影歌曲《怎麼能》、《抉擇》再度造成風靡,《抉擇》一曲獲得了金鼎獎作曲獎,在臺灣樂壇紅極一時。爾後《想你的時候》、《永遠永遠不變》次次激起波瀾,在那個華語唱片市場仍在草創階段的年代裡,梁弘志的創作掀起一股詩意風潮。
他創作由蘇芮演唱的歌曲《請跟我來》、觸人心弦的《變》、鼓勵多少彷徨失落人的《明天還是要繼續》已成為世紀經典。他為潘越雲創作《錯誤的別離》猶如精品、為鄧麗君宋詞專輯譜曲的《但願人長久》旋律非常美。而《讀你》,再度讓廣大聽眾為之驚嘆,旋律甜美動人、詞句如詩如畫,經過二十年,到今天仍讓人心醉不已。
這些經典有人超越嗎?而他的創作仍未結束,1986年有王芷蕾的《流沙》、鄭怡的《想飛》、于台煙的《化裝舞會》、有紅透整個華語市場的姜育恆的《驛動的心》,譚詠麟《半夢半醒之間》、《像我這樣的朋友》,張國榮《透明的你》。
他的創作哪一首不是經典?而梁弘志不僅是一個音樂人,更是一個詩人。在他寫的詩裡,語句直白平淡,但意境卻很深遠,他還是許多歌手口中的「恩人、貴人」,蘇芮原本只在西餐廳唱歌,就因梁弘志獨排眾議,將電影《搭錯車》主題曲《一樣的月光》交給她唱,才有了蘇芮後來的歌壇地位。
蔡琴、蘇芮、譚詠麟、張國榮、鄧麗君、姜育恆、費翔、潘越雲、羅吉鎮、黃鶯鶯、婁嘉珍、劉文正、陳凱倫、潘安邦、李亞明,幾乎在那個時代裡略有名氣的華語歌手都會或多或少觸及到梁弘志創作的音樂作品,而整個華語樂壇的發展似乎也和梁弘志息息相關。梁弘志創作的音樂作品是當時華語樂壇的一面旗幟,是質量的保證也同樣是振興華語樂壇的希望。
在那個夢幻般的民歌時代,成就了無數的天才和大師,而影響長盛不衰的,梁弘志肯定是其中一個。在那個把音樂和電影交融的時刻,梁弘志憑藉自己對旋律敏感而獨到的理解,把自己和音樂都提高到流行經典的高度,這就是大師的魅力,也是流行音樂文化生命力所在。
2004年梁弘志病逝前,臺灣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影響深遠的《向梁弘志致敬演唱會》,包括蔡琴、蘇芮、羅大佑等歌壇重量級人物都參加了,羅大佑在音樂會上說「他只用了7個音就寫出了最美麗經典的音樂」,這就是他的《恰似你的溫柔》。
華麗不一定就是美麗,在梁弘志的作品裡很多情況下是以平以真以情取勝,非常符合他在民歌時期身上的氣質。簡單的旋律和歌詞,卻營造出凝重感人的氣氛,這才是大師手筆的厲害之處。梁弘志善用平凡的特寫來放大細微的感情,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從來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卻也被他十幾年前的作品感動的原因。經典總是在不經意裡被鑄就,可惜像梁弘志這樣能不斷的創作出經典的大師,現在還有幾個呢?
(鳴謝:@音樂歷史教科書)
-
交流與合作請聯繫QQ:2504576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