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指出,在大自然面前,不能進化或適應變化的物種將會被自然界所淘汰。同樣不能適應內外部變化的企業也無法長期經營下去。一路走來,海螺水泥始終順應時代,抓住契機,從輝煌走向新的輝煌。
回望「十三五「之初,我國水泥行業邁入需求緩坡期新階段,產能過剩加劇,惡性競爭下水泥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行業經濟效益嚴重下滑,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出現了大量的停產和半停產企業。環保標準要求不斷提高,也使企業生產運行指標要求提升。這是考驗企業決策層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的時刻!
在2015年11月,海螺完成了新老管理層的交替。用高登榜一句話:「郭文叄同志是了不起的企業家」,原班子創造了水泥界的歷史輝煌——「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如何傳承好和發展好這份輝煌?擺在新班子面前。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單純強調「過冬」,可能會誤導企業對環境的認識和戰略選擇。海螺水泥選擇了主動去適應環境「氣候」的變遷、推動企業不斷轉型發展。
「十三五」以來,圍繞安徽省委、省政府賦予的「一強三冠」目標,海螺堅持走「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多元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企業規模、盈利能力、發展質量、社會影響力均大幅提升。2019年,海螺集團總資產和銷售收入雙雙跨過兩千億,在安徽本土企業中率先進入世界500強,2020年再次躋身世界500強第367位,較上年大幅提升74位。海螺水泥名列2020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312位獲得全球業界最高的標普A、穆迪A2、惠譽A國際信用評級。憑藉出色的經營業績,海螺水泥股價穿越牛熊周期,屢創新高,最高較「十二五」末增長近4倍,總市值最高超過3000億元。
(由協會數字水泥網和結構調整部聯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