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力爭新冠疫苗「能接盡接、應接盡接」,構建堅實的新冠病毒免疫屏障,大興區多個鎮街在總結前期九類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全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瀛海鎮:「預約臺」搬到居民面前
「您好,請掃描健康寶,請問您接種新冠疫苗了嗎?沒打的話,在這就能預約。」在瀛海鎮永旭嘉園社區門口,社區工作者們主動上前詢問居民接種情況,將社區「預約臺」搬到了居民面前。
為了儘快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永旭嘉園社區成立了疫苗接種黨員網格小組,各個網格小組通過社區卡口發放接種通知,樓門口張貼宣傳海報,社區微信群、小喇叭、電子屏宣傳等方式,使轄區群眾對疫苗接種工作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配合進行疫苗接種。
瀛海鎮足球主題公園接種點為強化「接種場地、接種醫務人員」兩個安全工作,一線工作人員都會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對疫苗接種點定時進行外環境檢測和消殺,保障疫苗接種環境無汙染。同時,接種點內還配有專業消防車輛,萬一出現火情時能夠得到及時控制。
該接種點共設置了十個諮詢臺和十個接種臺,加上急救人員和巡診人員,共配備了48名醫務工作者,根據接種點容量和前一日人員組織進度情況,進行靈活調配,合理優化布局。
長子營鎮:看電影度過留觀期
長子營鎮貼心定製了「分時接種+專車接送+免費電影」三重專屬服務,通過為村或企業提供分時接種、接送到村的包車服務,避免人員大規模等候聚集。
「我們留觀區剛好設置在文化活動中心大禮堂,這裡最高可容納800餘人,便於留觀休息,裡面有投影儀,通過不間斷的播放電影或是疫苗接種宣傳片,既可以讓群眾打發時間,還能宣傳接種後注意事項,一舉兩得。」長子營鎮疫情防控專班侯志斌主任說。
清源街道:大巴車直通接種點
在大興區清源街道印刷學院西校區南側庫房疫苗接種點,曲字形的護欄連接著問詢登記臺和接種臺兩端,地上畫著清晰的一米線標誌,15個問詢登記臺、10個接種臺的帳篷整齊劃一,前來接種的居民們員胸口貼著統一的社區標識依次接種,秩序井然。
在建設前期,街道工委認真徵集並研究了各類群體接種的困難,「離接種點遠、時間不固定、殘障人士的接種需要、冬春之際溫度低」等居民的意見最終都納入接種工作的總體規劃中,落到了接種點的實際建設上:屬地政府租賃了15輛通往各社區的「疫苗接種大巴」,確保了轄區群眾接種疫苗出行通暢;每個問詢登記臺都配置了電暖氣,讓醫生和群眾感受溫暖;入口處4.5米的消毒通道,不斷自動噴淋危害較小的次氯酸進行消殺;而接種完,帳篷後的6個水池還可以持續供應熱水,為接種群眾洗手消毒提供保障。考慮到轄區有不少殘障人士,在安排專車接送的基礎上,街道還專門給大家統一安排到了道路平坦、一屋通達的疫苗接種點進行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