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國優秀導遊員」,也是江西「十佳最美導遊員」。她叫廖雯,是滕王閣旅遊區的一名講解員,一個用最美的微笑贏得遊客最真摯的愛的「美麗使者」。
在講解員這樣的平凡崗位上,廖雯一幹就是26年。從18歲的青蔥歲月,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廖雯二十六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獻著,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著別樣的光彩。
講解員的工作,並非外界所認為的只要將景點的解說詞背熟了,就能夠勝任。記得參加工作之初,廖雯曾遇到一位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作為自己行事坐標的獨行客。講解中,廖雯被這位遊客一個個刁鑽的提問折騰得無言以對,甚至出現了身份倒置的情況。正是這次「慘痛」的經歷,讓好強的廖雯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專業而博學的講解員,一名能夠活學活用、運用講解技巧感染遊客的講解員。
從18歲進入滕王閣管理處,廖雯累計帶團講解超過16000批次。每一次帶團,每一次講解,廖雯始終牢記自己的服務原則:處處為遊客著想,時時視遊客為親人。旅遊旺季時,滕王閣的講解員每天要帶7、8個團,一個團平均以50分鐘計,一天下來便是6個多小時,「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嗓子嘶啞了,身體疲憊了,廖雯依然默默地堅守,始終面掛笑容。即使在2010年10月的國慶期間,她的母親因病手術,廖雯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將擔憂深藏心裡,把微笑留給遊客。
廖雯說,作為一個滕王閣人,就必須時刻不忘滕王閣人的服務宗旨,不忘講解員的崗位職責。
記得有一次,一個香港團在臨近下班前趕到景區。團裡有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由於身體和時間的原因無法登上滕王閣,只好留在閣前廣場等待同伴歸來。在老人心中,滕王閣是他心慕一生的中華名樓,身體欠佳的他,這次來滕王閣可能是唯一的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為了不讓老人留下遺憾,已經下班的廖雯給自己加了一次義務講解任務——她陪著老人登上了滕王閣逐層參觀,並給老人做起了一對一的講解。當看到老人聽普通話比較費勁,廖雯又改用粵語為老人進行講解。
結束時,老人激動地握著廖雯的手說:「謝謝你讓我實現了登臨滕王閣的心願,你是我見過最具親和力的講解員。」
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講解的任務也越來越重。特別是5A創建工作啟動後,對滕王閣旅遊區講解員的講解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滕王閣旅遊區導遊講解的金字招牌,有著20多年經驗的廖雯,開始擔負起培養新人的重任。
周嘉麗是一名旅遊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剛剛入職滕王閣旅遊區。在跟學的一個多月時間中,周嘉麗印象最深的是「師傅廖雯臉上時刻掛著的微笑」。一天,周嘉麗跟著廖雯連續帶了3個團。結束時,周嘉麗問廖雯:「師傅,您連續2個多小時,面對3批不同的人,卻始終面帶微笑,您不會累嗎?」廖雯的回答,讓周嘉麗沉思了許久。
廖雯當時的回答是:微笑是講解員的基本素養,真情是講解服務的核心要求。
正是因為心中有愛——對旅遊事業的愛,對遊客的愛,廖雯才能在講解員這樣的平凡崗位上綻放出別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