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街道五一八社區:改到居民心坎裡 造出居民新生活

2021-02-13 綠色邯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復興區百家街道五一八社區緊盯社區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基礎改造建設,全面提升社區承載保障能力,使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顯著提升。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走進五一八社區,居民樓前的盆栽花卉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盆盆盆栽合理擺放,顯得十分整潔乾淨。正在花園澆水的老人叫朱雙連,是五一八社區的退休老黨員。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門口的花草自養區裡養了很多花草。閒暇時,會與鄰居一起琢磨花草,暢談種花心得,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

 

看到記者的到來,隔壁王阿姨也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給我們介紹起自家的「王姨小花園」。

在居民樓裡,寬敞乾淨的樓道後「暗藏玄機」——在原本的牆後加裝了一部電梯,極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問題,社區居民也開啟了「電梯時代」。在五一八所,大部分的居民都是退休職工,隨著年齡增長,上下樓成為了大難題,安裝電梯後,吃完飯下樓遛個彎更加日常方便。

據了解,五一八小區建於1989年,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五一八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轄區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注重廣泛宣傳,鼓勵轄區居民廣泛參與,引導居民參與小區建設和治理,在轄區內形成共駐、共建、共享的和諧氛圍。

作為地質院,社區在進行轄區小遊園打造時融入了地質文化,從居民家中收集老照片做成照片展示牆,展現老地質人的敬業奉獻精神,把地質人的傳統發揚光大,同時挖掘社區能人,設立了紅色收藏展室和地質展館等功能室。

其中,紅色收藏展室是社區重點打造的特色文化展館。展室裡所有紅色收藏展品都來自於社區居民龍太江。龍太江現年73歲,是一名退休教師。他告訴記者,他已經痴迷紅色收藏50餘年。從發黃的老報紙、大小不一的毛主席紀念章,到各類期刊、郵票、紀念幣等,共計2萬餘件。談起這個展室,龍太江也是十分激動。

如今在五一八社區,整齊的停車位,寬敞的路面,讓居民們住得舒心。在小區涼亭,三五老友坐在一起,談年輕時的風華正茂,談現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一大樂事。這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區,正在一步步改造中重新煥發著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健康體檢進社區 真情服務暖人心 ——遷西縣婦幼保健院「健康體檢進社區」活動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以前去別的醫院做體檢花錢不說,還要排隊,現在婦幼保健院把體檢車開到社區,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免費體檢,真是太方便了!」剛參加完體檢的清泉裡社區侯阿姨激動之情溢於言表。2020年11月10日上午,遷西縣婦幼保健院移動體檢車開進清泉裡社區為居民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受到社區居民廣泛好評。
  • 海陽這裡的棚改居民搬新家過年!
    「華融新苑」是方圓街道埠南村新建的棚改小區,這座除了步梯還有電梯樓房的小區,成了埠南村人嚮往的「新家」。2017年,埠南村被列入棚改計劃,儘管要從住慣了的平房裡搬走,但村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工作,僅一天時間,籤約率就達到了80%,創下了棚戶區改造的「埠南速度」。很快,埠南村棚改小區便「就地」開工,眼瞅著村西的「華融新苑」一天天拔地而起,埠南村人心裡有說不出的「美滋滋」,他們自發每天前往「參觀」,一磚一瓦都了如指掌。
  • 北侖新村居民懵了 社區街道和網絡公司回應
    6月17日傍晚,北侖區新碶街道北侖新村的居民給寧波晚報新聞熱線87777777打來電話,說因為文明檢查發現小區網線拉得亂七八糟像蛛網,被剪了。整治網線亂象沒錯,但事先沒有通知,影響居民上網不妥。昨天,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採訪。  老小區亂拉的網線被剪斷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北侖新村,這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已有40年左右歷史。
  • 在金門路街道發生的一幕,讓居民們紛紛……
    近日在金門路街道發生的溫暖一幕,讓社區居民紛紛對市南4S黨員服務隊的志願者豎起大拇指,到底是什麼事呢?
  • 新冠肺炎康復者捐善款回饋社區居民
    楚天都市報1月16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陳雯莉)「在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時候,是區政府、街道和社區幫我們聯繫救治醫院、現在身體康復正常工作了,我就要儘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近日,年過五旬的孫寶堂來到礄口區榮華街集賢裡社區,自願捐贈了20套嶄新的桌椅,改善社區防疫的辦公環境。
  • 五一八「最美志願照片徵集」的活動來了!
    樂山嘉州518志願服務中心從17日至23日,先後招募組織志願者600餘名參與了救災和城市恢復工作,他們被稱為「五一八最美志願者」。為留下「五一八最美志願者」的最美的時刻,現向廣大參與「救災」和「城市恢復」工作中的五一八志願者收集本次志願服務的工作掠影。照片收集後,我們將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公開投票評選,並邀請攝影家協會成員(五一八志願者)吳坤蓉作為評選大賽顧問。
  • 王欽:當好居民的暖心人
    作為黨員你就要服務群眾你要記得你當時入黨的誓言黨組織把社區交給了你你要的的確確上為組織分憂下為群眾解難這個是最起碼的王欽  東興區新江街道東風社區黨委書記要成為黨委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梁,為大家服好務
  • 四方街道舉行便民服務大集活動 讓居民「家門口」享受一站式優質服務
    ,踐行社會公益,為居民提供便民惠民服務, 11月22日,經過精心籌備的四方街道宣化路社區「黨徽引領 星耀宣化」民生服務大集活動,拉開帷幕。  早上,天空飄著濛濛細雨,四方街道宣化路社區門前民生服務大集上已經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來自不同領域的十餘個單位通過共建共享活動的召集聚集在一起,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多樣的便民服務。
  • 林原:用心用情服務社區居民
    大連市春海社區因治理有序、平安和諧而名聲在外。作為社區「大管家」,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林原把居民生活中要解決的每一件小事,都看成必須得管、必須得幹、必須得辦好的大事。只要群眾有需要,林原就會克服困難想方設法做好服務。為了能第一時間解決居民的困難,林原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和微信號。於是,春海社區居民擁有了自己的VIP服務專線——林原熱線。
  • 萬壽路社區2020年居民代表工作總結會
    萬壽路社區轄區共24個垃圾分類桶站,但有物業值守的點位僅7個,17個點位靠社區動員志願者完成。現在垃圾分類是海澱區、萬壽路街道的重點工作,每天都有區級和街道的檢查,一旦發現桶站無人值守,就扣分、扣錢,通報批評。任務艱巨,但工作必須得做,怎麼辦?
  • 倉門社區第六屆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公告
    根據選舉有關規定,經本社區參選居民投票選舉
  • 讓樓道燈照亮群眾的心坎
    徐劍鋒7月24日《寧波日報》報導,海曙區江廈街道蓮橋社區微信群裡很熱鬧,郭南小區及外圍48個樓道的270盞樓道燈全部亮了起來,惠及1500餘居民,樓道小組長紛紛向社區書記報告樓道亮燈情況。小燈盞照亮大民生。
  • 社區合力 共同發展|通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正式成立
    陳潔對通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的成立和新當選的聯合會領導班子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提出三點要求:通運社組聯成立後,將按照社區居委會「共治共建、治安調解、公共衛生、社會福利、文化教育、物業管理」六大下屬委員會的自治框架,向「6+N」方向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同時根據社區特色和居民意願,培育、孵化更多類型隊伍,逐步提高組織化水平。
  • 做好社區「當家人」--羅城街道居委會主任王美鳳
    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11年來,王美鳳始終把居民的點滴小事記在心頭,事事親力親為。她處事雷厲風行,獲得晉源區羅城街道第一社區居民的普遍好評,大家親切地稱她為「小巷總理」。初次見到王美鳳,她正和同事們一起,忙著挨家挨戶填寫創城測評調查問卷。臉上始終帶著笑容,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同事們說她「每天忙得腳不著地,一直在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實意排解民憂」。
  • 西湖街道一居民抓到18斤重碩鼠身長100釐米
    8月17日上午,西湖街道湖濱社區居民王全亮家因一隻長100釐米、重18斤的「巨鼠」到來,顯得格外熱鬧。 原以為是條大魚,沒想到是只「巨鼠」 王全亮說,他是在天安別墅南邊的蘆葦蕩裡發現的這隻「巨鼠」。 聞訊趕來的居民很快圍滿了家門口,大家都說沒見過,覺得很稀奇。一些上了年紀的居民猜測,「有可能是『水落鬼』、『水拖野貓』,學名水獺。」 「巨鼠」重達18斤,連頭帶尾有近100釐米 在現場看到,這隻「巨鼠」因為在網中掙扎,鼻子有些受傷。
  • 明發社區:網格紅色驛站遇上「驛」智書坊,打造居民身邊的公益圖書館
    明發社區攜手公益組織江北新區新智閱讀,將「社區公益圖書室」引入明發社區三期南網格紅色驛站。新建立的這間「驛」智書坊,由明發社區黨委、社會公益組織,以及部分黨員、居民志願者共同發起成立。「書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小到家庭、社區,大到國家、民族,無不以書培育新知,啟迪智慧。」
  • 心得體會 | 朱淑君:參觀菊花裡棚改指揮部心得體會
    參觀菊花裡棚改指揮部心得體會石橋子街道萬年社區   朱淑君 棚戶區是城市在建設中的特定歷史產物,房屋建築面積小,標準低,居住人口密度大,區內普遍沒有排水供暖供氣設施,衛生條件極差,大部分棚戶區居民的生活非常困難。
  • 民聲|冷水江街道有棟大樓發生傾斜,居民盼早解決
    近日,家住冷水江街道銻都社區的李先生給民生新聞熱線5211534打來電話,說其和鄰居每天都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來看記者的調查。    同期:銻都社區居民 段爺爺    現在前面那棟房子慢慢向我們這邊傾斜 現在那個屋簷已經插到那個牆裡面去了
  • 速遞|文暉司法所:邀請律師進社區教居民保護好「錢袋子」
    為營造「平安文暉,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平安」的社會環境,11月23日上午,文暉街道現代城社區法律顧問、浙江建經律師事務所柯和貴律師針對社會上一些企業、個人集資詐騙、套路貸等方式致使大量居民受騙的現象,為居民上了一堂法制課,教大家如何用法律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轄區居民、企業單位等五十餘人參與聆聽。
  • 自裝晾衣繩方便大家 社區為熱心居民點讚
    1月14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街星芯社區13棟居民群裡一條消息引來無數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