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12日,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整周期進入第5個工作日,原油綜合變化率為3.01%,預計汽柴油每噸上調105元/噸。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11月19日24時開啟。
疫苗消息刺激國際油價本周」3連漲」,WTI原油期貨漲1%,報41.8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漲0.89%。布蘭特原油價格一度觸及每桶45美元以上的逾兩個月高點,但隨後因對病例增加的擔憂而回落。油市前景依舊不容樂觀,OPEC再度下調今明兩年原油需求預期。
原油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下遊接貨,提振部分入市熱情,但從持續性上來看,僅靠疫苗情緒化樂觀預期推動難長久,目前汽柴油需求支撐不足,煉廠推漲有心無力。昨日部分地煉小漲10-30元/噸,經過3天周期性補貨後,下遊採購積極性降低,觀望氛圍家中,市場成交量一般。
汽油缺乏需求利好,推漲壓力較大,但出貨相對樂觀;柴油庫存可控,操作上仍以出貨為主,價格靈活調整,幅度在10-20元/噸。原油價格「3連漲」,加上國內供應相對充裕,柴油消費支撐更為明顯,補貨周期有縮短跡象,預計會有一輪集中補貨。
再來看原油方面情況。
布蘭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19美分,漲幅0.4%,報每桶43.80美元,此前曾觸及盤中高點45.30美元,這是自9月初以來首次突破每桶45美元的關口。
兩大指標原油合約本周上漲了約11%,此前初步試驗數據顯示,由輝瑞PFE.N和德國的BioNTech22UAy.DE聯合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有效率為90%。
不過,對病例增加的擔憂仍令市場承壓。瑞穗駐紐約能源期貨主管Bob Yawger表示:「新增病例創新高足以讓所有人回到現實中來。」歐洲和美國為抗擊新冠疫情而重新實施的限制措施減緩了需求的復甦,抵消了亞洲經濟體的反彈,後者的能源消費幾乎已恢復到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此前,美國石油協會(API)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510萬桶,至約4.82億桶,而路透調查分析師的預估為減少91.3萬桶。
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Abdelmadjid Attar周三在一個行業活動上表示,如果市況需要,OPEC+可能將目前的減產計劃延長至2021年,或者進一步減產。
油品通平臺接受石化貿易企業委託,與核心煉廠籤訂採購合同,貿易企業支付20%保證金,由資金方墊付資金進行採購,貿易企業可一次性或分批次提貨的業務模式。
從實際操作來看,通過油易融代採融資服務,貿易企業可將融資全流程轉化為線上標準化操作,將線上掛牌交易、線下實物交割同步進行,從而減少在傳統模式下的交易環節,提升業務的安全性、合規性和時效性。而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應用幫助石化貿易企業增信,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與下方圖片中煉廠有長期採購合同的貿易商,現可申請油易融代採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