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外媒稱,紐西蘭地質與核研究所專家布拉德·斯科特說,懷特島火山的噴發「基本上是瞬時的」。截至10日,這次火山噴發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8人失蹤,多人受傷入院。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2月9日報導,斯科特告訴《紐西蘭先驅報》記者說:「上一分鐘還平靜如常,下一分鐘就噴發了。」奧克蘭大學火山學家沙恩·克羅寧也同意斯科特的看法,他說,「像懷特島火山這種突然和不可預見的火山噴發隨時可能發生」。
原因何在?克羅寧解釋說:「我們知道,所謂的熱液和地下水噴發可能會突然發生,幾乎沒有跡象,甚至沒有信號,因為它們是由變成蒸汽的超級熱水膨脹驅動的。」實際上這是無法預測的,只能在發生時才被發現。他補充說:「巖漿靠近地表,它散發的熱量和氣體往往會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形成強大的熱液系統。」
然後是劇烈的汽化,它衝破熱液所在巖石,並排出碎片和燃燒的灰燼。克羅寧強調說,在短短幾秒鐘內,就會形成溼顆粒的颶風流,「接觸這股颶風流會導致可能致命的燒傷和呼吸道問題」。
克羅寧在一篇簡短文章中寫道:「監測和發現熱液噴發的警告信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通常,無論我們努力做什麼,都無法預測它們。許多系統已經為此類事件『做好準備』,但對觸發因素仍知之甚少。」
這位火山學家解釋說,儘管測量這些現象的儀器取得了巨大的技術進步,但預防的餘地卻微不足道。那是因為「引起噴發的不是巖漿,而是蒸汽,這在我們目前的監測系統中很難追蹤」。
克羅寧說,觸發反應後,「警報時間通常為數秒或數分鐘」,「水以超音速的速度迅速膨脹變成蒸汽,蒸汽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大1700倍。這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
他建議說,預測這些事件的唯一希望是「跟蹤熱液系統中蒸汽和液體的潛在壓力,並從長遠角度了解它們處於非臨界狀態時的行為」,「然而,此中不存在可以簡單遵循的規則,而且每個熱液系統各不相同。」
其他類似案例是2014年日本中部御嶽火山爆發,造成60多人死亡;2017年哥斯大黎加的火山噴發,迫使其所在的國家公園關閉並疏散附近城鎮。
科學家們還堅持認為,現在必須密切監視懷特島火山。斯科特在接受《紐西蘭先驅報》採訪時說:「火山經過一段時間的躁動,總是會有更多的爆發機會」,「但是,不確定性很大」。可以研究的一些因素包括氣態二氧化硫的水平,它在這次噴發發生不久前有所提高。
克羅寧在他的文章中對此表示同意。他說,噴發是短暫的,但是一旦爆發,再次噴發的機率就會增加,但通常規模較小,直到系統重新平衡為止。
但是,懷特島火山的噴發並不意味著該地區的其他火山也會活動。斯科特說,每座火山都是不同的,與其他火山幾乎沒有關係。(編譯/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