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明是一名貼標機維修工,是新鄭工廠機修隊伍中的一員。在12月份舉辦的貼標機技術比武大賽中榮獲第一名,被評為月度標杆人物。
賽場上的優秀表現源於實際工作中數十年如一日對專業技能的打磨。從96年進廠伊始,宋長明歷任拉瓶工、操作工、機修工.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亮眼的業績,深受上級領導和周邊同事的肯定與讚揚。
■調設備、多巡查
每天早上來到工作崗位之後,宋長明便開始對貼標機進行點檢。針對不同的產品還要更換瓶型調試設備,有時一天甚至要調整好幾次。
而到了生產旺季,所有生產線同時開啟,這也是宋長明最忙的時候。在不同車間各條生產線之間來回穿梭調整,經常是大半天也顧不得休息。
等所有該幹的工作幹完之後,他也不會閒下來。反而是繼續在車間巡檢,看看瓶貼的標線是否對正,需不需要對貼標機做出進一步調整。
在宋長明的努力下,這麼多年貼標機從未出現過任何紕漏,保證了安全生產任務的有序進行。
■及時雨、救火隊
除此之外,對於分公司的生產幫扶,宋長明也從未吝惜過一分力氣。
每當全國各地分公司的貼標機出現問題搞不定的時候,他便主動報名去幫扶指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為當地公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才。
而且不只是貼標機,不管是什麼機器需要應急搶修了,宋長明就立馬參與進來,確保維修進度,不耽誤正常生產。
■責任心、好學心
當被問到為什麼能有這麼好的維修技術時,宋長明說其實也沒什麼。雖然貼標機上都有標識,只要對正了就能把瓶貼貼在誤差允許範圍內,但是自己心裡有一把尺,一定要控制貼標精度,對機器進行反覆調試,直到完美。在對得起消費者的同時,也要對得起自己的這份工作。
其實,從一開始學機修起,宋長明就跟著師傅認真看、認真學。在心裡記住每一個零部件的裝配部位,等裝機的時候就能裝的分毫不差。
正是這樣的責任心和好學心,才能讓他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取得優異的成績。
■勤動手、勤動腦
在宋長明看來,現場調試才最能提升專業技能的方式,而不是死記硬背技術手冊來積累經驗。
出現問題了要仔細地鑽研、琢磨,而不是問題一旦解決,過去的就算過去了。後面還得好好反省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尤其是在實際操作中,這套方案不行就實施下一套方案,這樣時間長了就會很有經驗了。
■好父親、好員工
宋長明說,感覺自己現在最虧欠的就是家人。每天五點多就準備出門,晚上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能跟老婆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卻仍然堅持每天回家多陪陪家人。
但只要廠裡需要,不管多晚,他就會立馬趕到現場解決問題。他深知,保障生產重於泰山。
■當談及自己對金星最想說的話時,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說了一句話:「希望未來金星能越來越好!」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這就是一個優秀的金星人樸素而堅定的理想與信念。讓我們向榜樣學習,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