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2020年7月,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時隔4個月,白宮宣布再次退出一個群,此舉令各國譁然。在華盛頓頻頻對國際社會推卸責任之際,中國身體力行,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的奉獻。俄媒不禁感慨:中國作為有影響力的大國,為其他國家做了榜樣,這才是大國風範。
據環球網11月5日報導,11月4日,美國成為世界上首個真正撤出《巴黎氣候協定》(簡稱《巴黎協定》)的國家。川普於2017年6月宣布了這一舉動,時隔三年,終於塵埃落定。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自以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明智之舉,殊不知損失巨大。白宮氣候顧問萊特表示:"正式出局必定會危及美國在國際上的聲譽"。此外,許多美國人對當局感到失望,他們認為氣候變化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挑戰,而美國本應成為這場"戰爭"的領導者。
《巴黎氣候協定》於2015年起草,超190個國家共同締結。它的目的是提高全球對氣候變暖威脅的重視程度。最終目標則是把本世紀的全球溫度的上升幅度限制在1.5℃之內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之際,中國向全世界作出重要承諾——將在206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零。這一承諾受到世界各國的讚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如果成功,將使全球氣溫預測值降低0.2攝氏度至0.3攝氏度。
專家表示,中國邁出的這一步難度相當大。如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中國佔據近三分之一,我國的能源用量中約有60%來自煤炭。並且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實現碳中和,將要求中國逐步淘汰所有的化石燃料,並儘快用太陽能和風能等零碳能源來替代。氣候問題專家伍德麥肯齊表示,過渡的成本可能達到5萬億美元。
2020年10月,清華大學氣候部門,發布了一項十分嚴格的節能減排5年計劃建議。
清華大學專家表示,要在40年內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中國必須積極努力吸引外資。這包括外國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清潔活動、發行綠色債券、購買綠色人民幣資產等活動。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不是只有在經濟上做出根本改變,才能成為低碳國家,而是要轉變理念,循序漸進,並要儘快多渠道變換能源種類。
可以預見,這一切將十分不容易。但好消息是,技術在升級換代,清潔能源的成本正在下降,最重要的是,環保理念逐漸在人們心中樹立。
巴黎協議的締造者之一勞倫斯·圖比亞納說:"中國的碳中和承諾表明了全球取締化石燃料的必然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近日也呼籲,希望各國和中國一齊,為保護全球環境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