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神東嶽大帝,從古至今為人們所敬仰,關於他的身世,也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泰山神金虹氏」的故事。
上古大洪水的時代,廣袤大地都被洪水淹沒,人們紛紛跑到高處避難,金虹氏的母親也帶著年幼的金虹氏躲到了泰山頂上。大家在泰山上的森林裡採野果、種糧食、喝山泉,小心翼翼地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生存,金虹氏也慢慢長大。相傳金虹氏生下來就力大無窮,拔掉一顆大樹使山峰晃動,只是他的雕蟲小技,於是東方的部落聯盟首領金天氏便請他做了勇士。
那時的大洪水滔滔不息,由於氣候變遷,水中出現了一條巨大無比的毒蟒,它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使陸地一片狼藉,攪起的巨浪有十多丈高,村莊全都會被淹沒。人畜一旦沾上它的毒,馬上就會死掉,沒有一個人倖免。這條毒蟒就是《山海經》裡說的「巴蛇」,據說它能生吞一頭大象!這樣巨大的怪物,大家對它都束手無策。
金天氏看到各個部落都深受毒蟒的侵擾,卻無能為力,為此憂心忡忡。於是在金天氏身邊做勇士的金虹氏,花了七年的時間,鑄造了一把寶劍,用來對付這條毒蟒。寶劍煉成之後,他跋山涉水,循著蹤跡,終於找到了毒蟒的巢穴。
在一個峽谷的最深處,潮溼的泥土上死氣沉沉,居然沒有任何草木,巖壁底下一個陰森森的洞口仿佛是惡魔的大嘴,讓人不寒而慄。天上陰雲密布,陣陣腥臭的寒風吹過,洞中隱隱約約泛出一對寒光,還能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聲音越來越近,黑暗的洞口突然飄出一條在空中蠕動的雙頭紅蛇,不!這是毒蟒的信子!剎那間,巨大的毒蟒張著血盆大口從洞中爬了出來,高高揚起的頭部揮舞著信子,犀利的目光中充滿了殺氣。
躲在一旁的金虹氏,趁著毒蟒沒有注意到自己,一個箭步跳到毒蟒身邊,下去就是一劍。但是這條毒蟒的鱗甲太硬,並沒有劈斷,反而讓毒蟒發現了自己,毒蟒一扭頭,張開大嘴就要吞掉他,他對著蛇頭又是一劍,毒蟒的嘴角出現了一道血痕,然後縱身一躍,跳到了毒蟒身後。說時遲那時快,毒蟒又一仰頭,腹部向天就衝到了他面前,他照著毒蟒的眼睛直直地刺進去,一股鮮血噴湧而出,疼的毒蟒搖晃著身子,嘴裡噴出了幾滴毒液。就這樣,金虹氏跟毒蟒血戰七天七夜,終於將毒蟒刺死,周圍的河水都被染紅了,而金虹氏自己,也因為這劇烈的蛇毒,當時就倒地身亡。
金天氏知道以後,對金虹氏的犧牲感到無比悲痛,便封他做了泰山之神。山東、河南一帶的百姓,也因為他的勇猛無私,為民除害,建造廟宇來祭祀他。
他在與毒蟒搏鬥的時候,只知道有天下的黎民百姓,卻不知道自己的安危,這種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的卻值得千秋萬代的人們去學習、景仰。《國語》上說:「為了利益黎民百姓而死的,就要去祭祀。」所以金虹氏作為泰山神,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