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安徽阜陽市潁泉區的一名4歲男孩小可竟然在自家輸液時(醫生上門打針)錯輸成洗衣液水,致使其由咳嗽、呼吸急促、喘息轉變為重度肺炎。
萬幸,在安徽省兒童醫院,經多科聯合搶救,孩子已度過了危險期,正在康復中。
(網絡配圖)
而這起意外的發生,卻是因為:媽媽在洗衣服時,8歲的女兒用針管將漂洗衣服所剩的洗衣液水注入空的靜脈輸液瓶玩耍,隨手和其它的輸液瓶放到了一起。當媽媽給小可「換水」時,「陰差陽錯」地拿起注入了洗衣液水的輸液瓶。
(網絡配圖)
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很可能帶來的是難以挽回的傷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小可一樣幸運,有驚無險……
2017年9月25日,在杭州富陽某小區,一名1歲半的男孩不慎從25樓墜落,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了解,事發當時,孩子的父親將3袋沙子運到位於25樓的施工現場,孩子也跟著上了樓,剛剛將沙子卸好,就發現孩子不見了。
2017年9月,濟南一男孩因誤食了橡皮泥,不幸喪命。
據了解,當時男孩家長正在給他洗澡,但有5分鐘的時間沒有注意到孩子。而孩子就在家長不注意時誤吞了橡皮泥,導致窒息而亡!
2017年6月12日,廣西南寧一3歲男孩誤食電蚊香液,結果進重症病房,險些喪命。
據醫生介紹,當時奶奶帶孩子在家,把一盒電熱蚊香液放到了衣櫃頂。沒想到,孩子趁奶奶不注意,拿來凳子墊腳,把蚊香液拿下來,打開蓋子含嘴裡了。
世上沒有如果,也沒有後悔藥,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要儘可能地掐滅家庭安全隱患的苗頭,請把這些告訴孩子吧!
❖ 防高空墜落:告訴孩子不要在窗戶邊、陽臺玩耍,更不能攀爬。
❖ 防異物入體:告訴孩子發卡、筆帽、硬幣、小磁珠、玩具等物品不可塞入身體的某些部位,如下體,嘴裡,鼻子、耳朵等有「孔」的地方。
❖ 防家庭火災:告訴孩子不能玩火,如不要玩打火機、不去廚房玩煤氣開關、不在家裡放鞭炮。
❖ 防家庭溺水:告訴孩子不可在浴缸裡玩水,以防摔倒昏迷時溺水;也不可獨自在家中泳池遊泳(有條件的家庭)等。
❖ 防家庭觸電:告訴孩子不能用手或金屬等導電物捅電源插座的孔眼;不能用溼手觸摸電器;也不能用溼布擦拭電器等。
❖ 防誤食:告訴孩子電蚊香、電蚊液、橡皮泥等是不能吃的;藥品要在大人的指導下吃,不能隨意亂吃;吃東西前最好把食物給大人看看,以免食物過期了,尤其是小孩子。
道理雖小,可卻很實用!一旦孩子記住了,並做到了這些小要求,相信這些傷害將會大大減少。最後,作為父母的你,還需看好孩子!!!
真心祝願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平安長大!
▍素材來源:中安在線等,版權歸屬原作者
▍綜合整理:安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