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維亞大教堂(Cathedral de Seville)是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區省會城市塞維亞市內的著名宗教名勝,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 和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位居歐洲第三位的大教堂。
關於教堂的歷史:
711年,摩爾人(即今天的阿拉伯人)佔領並伊比利半島並在塞維亞留下了永恆的足跡。1184年,阿拉伯人政權穆瓦希德王朝開始在今天塞維亞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1198年清真寺完工。
1248年,「聖者」費爾南多三世在「光復戰爭」中收回了塞維亞,趕走了摩爾人。光復後的塞維亞,需要一座大教堂,於是原來的清真寺就被用作天主教堂。1381年,不耐煩使用清真寺作教堂的塞維亞人,決定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建造「希拉爾達大教堂」,即今天的塞維亞大教堂。隨著基督教王國的到來,塞維亞興建了工程浩大的船塢和城堡,從此逐漸繁榮起來。
教堂參觀:
教堂中部一側,可以看到有一處四人雕像抬起石棺的場景,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哥倫布靈柩所在處,而這四人雕像分別代表西班牙四古國——卡斯蒂爾、萊昂、納瓦拉、阿拉貢的騎士形象。
主祭壇是可以說是西班牙最金碧輝煌的主祭壇。祭壇上通過 28 個神龕講述了耶穌的一生,神龕之間用壁柱、壁架和講臺隔開,神龕之間散布著 128 尊小雕塑。在祭壇正中安放了一座代表塞維亞地方保護神國王聖母(Virgen de los Reyes)的木刻雕像,雕像前擺放著王室成員的骨灰盒。
雖然大教堂大殿的頂部的燈光富麗堂皇,但龐大的教堂空間內還是無法擺脫哥德式教堂慣有的陰暗感。很多區域都是用鐵欄圍起不能進入的。
塞維亞大教堂範圍內仍有少數仍保留伊斯蘭風格、清真寺痕跡的廳,廳中央有一個小噴水缽,地面也是伊斯蘭風格的馬賽克地磚。
塞維亞大教堂和科爾多瓦大清真寺都是在清真寺基礎上改建或重建為天主教堂的,但是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還是可以看出兩者在改建程度上的區別。塞維亞大教堂已經基本很難看到原來舊址上清真寺的面貌了,而科爾多瓦則保留得相對多一些。
大教堂內各處穹頂都有不同風格,值得多拍拍,順便治療頸椎病。塞維亞大教堂的聖器室很值得看看,有各種不同的聖物盒,金銀器皿等各種展品,都是金燦燦的,還有穆裡略、戈雅等繪畫大師的畫作。
登塔的入口在大教堂大殿內的一個角落裡,登塔的路是旋轉的斜坡,沒有臺階(據說是為了讓騎馬的人可以一路騎到頂上),一共要走34層,每層都有顯示所在層數的數字。上到塔頂,就是一個上方懸掛著大鐘的正方形鐘樓平臺。
在塔頂人比較多,需要耐心等待看風景的空位。建議繞一圈,一覽塞維亞全城風光。四個方向有不同的景色,塞維亞城區以白色外牆的房子為主,高樓不多,挺漂亮的。
橘園也是伊斯蘭的特色,中央和四角有小噴水池,橘子樹上還掛著許多橘子,在旁邊的長椅上休息一會覺得舒服極了,大教堂參觀的最後出口就在橘園一側。
好啦,關於塞維亞教堂的基本介紹就到這裡啦,待疫情逐漸穩定平復之後,大家有時間都可以去參觀遊覽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