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國鬥雞雖有強的鬥性,但鬥技不好,也會被淘汰,因此鬥技也是中國鬥雞的評價指標。為了培養好的鬥技,鬥技愛好者就要對鬥雞加以訓練,內強體質,外壯雄性。
1、耐力訓練
飼養者於黎明前即起,對雞進行引導訓練。選擇一定的場地對鬥雞加以驅趕,不讓其休息,訓練其耐力,增強其運動能力。
2、彈跳訓練
訓練者雙手抓住雞的身體,讓雙腿朝下,自半空往地面上蹲下來,反覆蹲無數次,從而加強筋健及大腿部肌肉的強壯度,為打鬥跳躍奠定基礎。
3、空腹
也是體能訓練的項目之一。飼餵者對鬥雞進行空腹訓練,加強格鬥時的體能。食飽後,一者鬥雞打鬥時容易啄壞嗉囊,引起食物外溢;二者體重增加了,彈跳的負荷加大,不易跳起,因此訓練者往往也把空腹作為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
4、優勝劣汰
飼餵者先在自己的鬥雞群內對鬥性,鬥技差的鬥雞先予於淘汰,選留一些鬥性、鬥技好的留作種用。然後,再通過與別的飼餵者進行比賽淘汰一部分鬥雞,還有就是同「一罩」內引種,加強自己群內鬥雞的鬥性和鬥技。經過訓練,鬥雞的鬥性與鬥技大大提高,優良的基因得以保留、穩定地遺傳下去,使鬥雞形成了自己一套特殊的打鬥法。
5、飼養管理
每天定時供水供食,經常保持充足清潔的飲水。要定時馴跑馴鬥,馴跑時可在腿上綁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堅持馴鬥2小時,馴跑1小時,這樣才能馴出動作敏捷,具有頑強的作戰能力的鬥雞。
飼料中可添加:
骨粉1.5%
魚粉8%
食鹽0.5
玉米5%
中原鬥雞靈活,速度快,很頑強,抗擊打能力弱,越南鬥雞、鬥狠,不靈活,抗擊打能力強,但不夠頑強。目前最適於訓練的鬥雞品種為我國中原鬥雞和越南鬥雞進行雜交,經過多代選育的華越鬥雞品種,它體形中等,頸長腿高,既秉承了中原鬥雞的靈活和頑強又具有越南鬥雞兇狠和抗擊打能力,其嘴啄、翅撲、爪蹬均具有很強攻擊力,尤以爪為甚,見血後鬥性更猛,有善戰不降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