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SON在日本的規模僅次於日本7-Eleven便利店,迄2013年9月止全日本店數11,455家,中國292家。近年來由於致力改革,在業界的評價甚高,股價甚至超越日本7-ELEVEN,一度蔚為話題。
但在2002年時,LAWSON經營陷入瓶頸,找來美國哈佛經營研究所出身的新浪剛史空降擔任集團CEO。並提出「以7-ELEVEN為標竿,開始學習他們的優點。」的策劃。
不過不久之後,這個策略馬上喊停。畢竟7-ELEVEN是業界領頭羊,LAWSON只是追隨者,規模與實力差距之大,根本不可能逆轉勝。就算只是模仿形式,還是無法超越,更不用講成功了;而且在苦心模仿的同時,7-ELEVEN又往前邁出一大步,只能一直在後面追趕,現實如此殘酷,殘酷到讓所有員工都充滿無力感。
當新浪看穿「LAWSON再怎樣努力,都註定無法成為7-ELEVEN」後,他決定改變策略:「LAWSON看似弱點的部分,其實是潛在的優勢」,因為7-ELEVEN早已佔據各大都市中的最有利據點,而LAWSON的店許多都位於鄉村,「所以就儘量在鄉村展店吧!思考當地居民對於連鎖商店的需求是什麼?」
新浪發現,「如果隔壁有7-ELEVEN的話,客人一定會去7-ELEVEN,但如果能夠凸顯差異性的話,就會吸引一些客人來LAWSON!」因為傳統便利商店具有「均質性」的特質,就像你在鄉下或國外等不熟悉的地方看到便利商店,一定會很安心,因為你知道你一定買得到食品、飲料和基本生活雜貨,這就是7-ELEVEN的優勢印象,而新浪正是要顛覆這點。
「如果每個地方的便利商店,能展售當地才有的家常菜或糕點,一定會給人驚喜『居然有賣這種東西!』『這樣的服務真好!』,一旦有了驚喜,就有差別化服務。」
所以新浪專為女性消費者成立只賣天然有機食品的「NATURAL LAWSON」(天然羅森);販賣生鮮食品的百元商店「LAWSON STORE 100」(羅森商店100);附設處方藥局的「Qo1藥局」;兼賣生鮮蔬果、宛如小型超市的複合型商店;在山形縣、兵庫縣推出「銀髮族專用店」,店內有按摩區和休息區,讓老人家來聊天聚會;在橫濱推出「HAPPY LAWSON」(快樂羅森),定位在「育兒好幫手店」,設立兒童遊戲區和休息區,還準備了泡牛奶的熱開水、提供哺乳領巾租借服務;
這種做法,不只反轉了LAWSON在各地的競爭劣勢,更大大激勵全體員工,讓所有人不再有「LAWSON永遠贏不了7-ELEVEN」的潛在自卑,激發起內部各種勇於創新的活力和點子,在各地開創屬於LAWSON特色,甚至不同門市還採用不同顏色招牌,不在全國統一。如今,LAWSON不只是日本僅次於7-ELEVEN的第二大便利商店,更是唯一在全日本各縣市都有店的超商品牌。
想要贏過強大的對手,就不要成為「對手的山寨版」,而要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自己的劣勢,也可能剛好就是對手沒有顧及到的地方。例如LAWSON店鋪多數在鄉下,看起來是因為打不過7-ELEVEN,只能拿到次級開店地點,但思考地方民眾需求,打破由7-ELEVEN建立起來的「便利超商都要長一樣」既定常識,反而因此反轉劣勢,變成自身獨特優點。
本文內容轉自Motive商業
如果對品牌設計感興趣
點擊上方VBN IDEA,關注並回復關鍵詞
餐飲/零售/農副/地產/傳媒
或點擊底部原文閱讀
查看更多VBN案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