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區的顧師傅
這幾年一直在高郵市區
經營一家早教機構
給一些0到12歲的孩子上一些早教的課程
(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早教機構2015年就做了
經營的也不醜
不過最近卻遇到了一些困擾……
這個是顧師傅連續幾天拍攝的視頻,我們記者發現,在他家隔壁有一家做移門的商戶,門口停了掛移動廣告宣傳車,從早到晚,喇叭裡頭就播放促銷信息的廣告。而當這輛移動廣告宣傳車不在的時候,則換成了一個大音響播出各種聲音比較大的音樂,在早教機構的辦公室和教室,都能聽到外頭的廣告噪音,讓顧師傅是苦不堪言。
顧師傅說,最近半個月,隔壁這家廣告宣傳車的聲音是越來越大,在他們家上課的學生家長和老師也都是怨聲載道。
家長:他的音響一直開到晚 我們小孩在這邊上學 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家長:因為我們這個旁邊就是小孩上課,這聲音太大,他們這種聲音影響到我們小孩子學習了。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什麼大的矛盾,如果鄰居好說話,跟鄰居打個招呼,把聲音開小一點,不影響他們早教機構正常上課,大家就各忙各的生意了,但這家做移門的商戶有點個不好說話。
因為跟對方協調不下來,顧師傅只好多次撥打110跟城管執法大隊的電話,求助他們來幫忙,可是對方依然我行我素。顧師傅報警,雙方的矛盾就升級了,隔壁移門批發店的老闆娘,直接跑的來要鎖早教中心大門,還破口大罵。
噪音的事情本來就是小事,雙方都是做生意的,和氣生財哎,雙方只要好好協商,這個事肯定可以圓滿解決的。這塊顧師傅是我們《今日生活》的老觀眾,就打電話請我們幫助做個攔停,為了解決雙方的矛盾,我們請到了江蘇鐘山明鏡律師事務所的張燕律師,給雙方來做攔停了。
移門批發的李老闆說,顧師傅一家跟他們溝通的時候態度非常蠻橫,讓他難以接受。而更過分的是,顧師傅為了制止他,三番五次地報警,直接影響到了他的生意。調解員張老師了解了雙方大致的想法,也開始進行調解了。
調解員 張燕:本來也沒有矛盾,但是事情弄成這個樣子呢,我想肯定是你們雙方不會溝通。溝通了不好,比如說,你們說這個噪音是違法的,是違規的,人家聽了就不舒服,人家孩子在你這塊學習上的好好的,當然是派出所建議孩子退學了,你們雙方本來不得矛盾,現在有矛盾了,又是什麼城管、執法隊了,不得必要這樣,但是你要考慮到對方這邊,人家這邊是搞教育的,而不是說賣商品。
經過張燕的一番調解,雙方的火氣也都小下去了,都拿出相應的姿態,做出了妥協和讓步。
最後李老闆和顧師傅兩個人握手言和,其實做生意的都講究和氣生財,大家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能夠換位思考,並且心平氣和地去溝通,就不會發生針尖對麥芒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