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個口罩在美可用多久?美媒:紐約州兩天都不夠

2021-02-08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100萬個口罩在美國可以用多久?美媒:紐約州兩天都不夠用

N95口罩是一線醫護人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防護裝備,在疫情暴發前,美國的一家醫院每年平均下來才購買幾千隻N95口罩,然而,疫情暴發後,幾千隻口罩根本不夠用,美國的醫療機構為此開始採購數以百萬計的的口罩。那麼,100萬隻口罩在美國可以用多久呢?美媒刊文指出,紐約州兩天使用的口罩量就超過100萬隻了。

據《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美國Vizient公司高級副總裁凱西丹寧(Cathy Denning)表示,一般來講,美國每年有1500萬到2000萬隻N95口罩,這些口罩會被供應給3000多家醫院,平均每年每所醫院大約有5000至6600隻口罩,不過許多醫院的口罩庫存會低於這一平均值。據悉,Vizient公司為全美6146家醫院中的一半以上醫院供應醫療器材。

當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後,大量病人湧入醫院,為此,各醫療機構訂購了數以百萬計的口罩。然而,如此海量的口罩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數據顯示,單單4月13日一天,紐約州的醫院就收治了18825名新冠肺炎患者。該州的醫護人員平均治療1個病人就要使用35到40隻N95口罩,照此計算,全紐約州1天就會使用65.9萬到75.3萬隻N95口罩,2天的使用量就超過100萬隻了。

此外,為了照顧這18825名病人,醫護人員在他們住院期間總共需要660萬到980萬隻N95口罩,而這相當於在疫情初期聯邦政府應急儲備中1200萬隻口罩的50%至75%的量了。

面對N95口罩庫存數量不斷減少,而且在將來沒有可靠的供應保證,全美多家醫院不得不探索減少口罩使用量的方法,如醫護人員被要求重複使用口罩。美國聯邦政府下屬機構,如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也提出了如何降低耗材使用的建議,包括將新冠肺炎患者分在一間病房內,並允許重複使用「一次性」物品,特別是N95口罩。

此外,美國的口罩製造商也正在加緊生產N95口罩,以滿足目前的抗疫需求和潛在的第二波疫情需求。N95口罩的最大製造商——3M公司表示,自1月以來,該公司全球產量已翻了一番,達到每年11億隻,霍尼韋爾位於美國的兩家工廠則表示,現在他們每月生產2000萬隻N95口罩。

(實習生王夢茹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多語種國際新聞班)

相關焦點

  • 美新冠死亡已超50萬,福奇現場無奈說出實話,美民眾怒斥被欺騙
    雖然最近一周美國新冠疫情出現了好轉跡象,但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卻已經超過50萬例。
  • 翹首以盼 | 美媒:中國將建周長100公裡超級對撞機
    美媒稱,中國計劃建造一臺幾乎相當於大型強子對撞機四倍大小的對撞機。
  • 美媒:不容樂觀、呼吸都困難……
    美媒:不容樂觀、呼吸都困難……據美聯社10月4日最新消息,目前川普病情正在急劇惡化,日前,川普以及第一夫人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時,結果呈陽性,隨後便被專業人員安排進行安全隔離。而目前,消息人士稱川普已經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目前已經在醫院接受相關檢查,川普本人精神狀態也十分差,可見此次新冠病毒來勢洶洶。
  • 美媒:川普可能再次讓政府關門……
    美媒稱,美國總統川普11月3日表示,他不會承諾讓聯邦政府在11月底的撥款最後期限過後繼續運轉。
  • 因為這圖,兩家美媒記者推特"互撕"
    可沒想到,卡爾的這則推特圖文,引發了兩家美媒記者之間的推特「互撕」。當天白宮已經發布了有關佩戴口罩的最新指導方針,因此出入白宮並在白宮玫瑰園參加疫情記者會的記者們同樣都佩戴了口罩。ABC的記者卡爾為此拍了四張現場圖片發布到推特上,並配文:「玫瑰園裡幾乎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幾乎所有人。」
  • 美專家:美國新冠增速超過檢測增速!治癒者收到天價治療帳單「心臟險些再次停跳」...
    為何疫情之初不建議美國人戴口罩?福奇道出真相:因為當時不夠綜合美媒16日報導,近日,美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接受採訪時承認,美國政府之所以在疫情剛開始時,沒有建議公眾戴口罩,是因為擔心口罩會不夠用。
  • 紐約州護士協會狀告衛生署,要求落實「每天發一枚N95口罩」
    此前在20日,紐約州護士協會(NYSNA)提起了三起訴訟,對紐約州衛生署(DOH)和紐約兩家醫院——蒙特菲奧裡醫療中心(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和韋斯特切斯特醫療中心(West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失敗」提出質疑,指控州政府和醫院在保護治療新冠病毒患者的護士方面做得不夠。
  • 美媒下令記者不要再登機,對川普避之不及
    雖然這些拒絕讓自家記者同川普一起搭乘空軍一號的美國媒體給出的原因都是,擔心白宮的工作人員沒有遵循預防新冠病毒擴散原則,導致隨行記者面臨感染新冠的風險,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真正讓美媒嫌棄的是川普本人。《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社長伊莉薩白·布米勒證實了這一點,其直言駐白宮記者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在當前這種關鍵的時刻,不太願意和川普同行。
  • 美圖 | ms_puiyi
    大膽的拍照風格,瞬間讓許多人都受不了... 不過在網上找了一下,這妹子火的原因,是因為她用口罩做了一套內衣穿起來並拍了照。如今疫情這麼重,這用口罩做內衣,似乎是有點浪費啊。(為了安全起見,稍稍對圖片進行了處理)據了解,ms_puiyi的instagram目前已經累積了近180萬粉絲追蹤,而她隨意分享的美照也能輕鬆突破10幾萬人按贊留言,實在非常威猛!
  • 死亡超50萬,美媒終於醒悟:中方才是對的!
    死亡超50萬,美媒終於醒悟:中方才是對的!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全球各國的正常生活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中方作為首個大規模爆發病毒感染的國家,國內情況自然不容樂觀,但是在我方衛生專家的指導下,病毒僅在中方肆虐了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全體民眾的高度配合也是抗疫工作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 美CDC下令周一起: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一律戴口罩,這3種情況例外
    ,不論登機或是各種類型的大眾交通工具,也一律必須戴上口罩。▲美CDC口罩令下周一生效,民眾戴口罩時必須同時遮掩口鼻。不過以上規定仍有例外,包括2歲以下的孩童不強制規定戴口罩,或是短暫無法戴口罩的時候,因此吃、喝東西時是允許不戴口罩的,另外還有當在與聽障人士溝通時,因對象無法聽見聲音,必須依賴讀唇語時,才可摘下口罩。CDC表示官方保留強制執行命令的權力,並可對不符規定者祭出刑事罰金,但官方並不想這麼做,所以他們希望其他聯邦政府機構能合作發展出更多的公民規定,以完善官方的執行力。
  • 川普:疫苗面市後,將不給紐約州!州長回應→
    1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新冠肺炎疫苗將於明年4月在全美範圍內提供,但紐約州除外。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之前說,不相信聯邦政府關於疫苗安全性的說法。△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疫苗面市後將不會給紐約州」的言論,當地時間15日,紐約州州長科莫回應稱,如果川普政府拒絕向紐約州提供疫苗,他就將訴諸法律。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阿諾史瓦辛格捐5萬個口罩獻醫護前線
    Image Via YouTube@FabTV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曾任加州州長的72歲影星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近期積極在家宣導居家隔離的重要性,還與愛犬共同拍攝洗手短片,近期還發揮善心向慈善機構「GoFundMe」基金捐了100萬美元,也親自到洛杉磯的醫院,捐贈5萬個N95口罩給醫護人員。
  • 美國22個州疫情反彈,多名國民警衛隊士兵確診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持續數日,目前在全美範圍內,22個州的新冠病毒病例呈上升趨勢
  • 美越籤大單又提南海 美媒:越南已變成美國反華前哨
    不過更令外界關注的是,當天美越領導人在聯合記者會上隻字未提「南海」,但在隨後發表的聯合聲明文本中卻提到了「南海自由航行」和「爭議地區非軍事化」的重要性。《紐約時報》6月1日稱,越南已經從美國昔日的宿敵,變成美國今天「在亞太阻止中國擴張的前哨」。
  • 泰國這隻「幽靈美螯蝦」價值100萬!!!
    【泰國世界日報訊】佛統府甘烹盛縣一名『蝦迷』青年巴譚,經過數月討價還價,終於從幾十萬銖逐漸加價至100 萬銖,向當地幽靈美螯蝦(克氏原螯蝦
  • 拜登:下月將破50萬!聯手福奇 100天口罩挑戰,100天一億疫苗!
    他稱,40萬美國人(因新冠)去世。這比美國二戰死亡人數還多。這是一項戰時任務。」圖源「Getty Images」拜登20日籤署「100日口罩挑戰」的行政命令,21日援引「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加速生產個人防護裝備;此外
  • 吳釗燮:臺灣將每周向美國提供10萬隻口罩,網友打臉:說好的不出口呢?
    ,臺灣未來也將每周提供10萬隻口罩給美國。「臺灣現在不缺口罩嗎?」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18日)下午公布,臺灣新增2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臺灣目前總確診人數達到100例。近五日內新增的50例中,除2例是本土病例外,其餘均為境外輸入。而在18日上午的另一場記者會上,臺「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明天起將實施「入境管制」。
  • 「國會山淪陷」,美國警察的做法,連美媒都坐不住了!
    據美媒披露,五角大樓花了整整30分鐘才處理完增援的請求,決定出動國民警衛隊;等到國民警衛隊抵達現場時,示威者早已攻入了國會大廈。除了闖入國會大樓,國會山附近的媒體常用連線點也遭到示威者的襲擊。示威者粗魯野蠻地打砸記者們的採訪設備。CGTN America 記者內森·金當時就在現場,事後他講述了當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