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華社北京8月13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3日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將於8月17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中美關係】
(1)逼中國「購買美國貨」是川普加徵關稅的「重要理由」之一,但關稅卻對美國肉類產品出口中國產生事與願違的效果,有美企為了維持出口還要自掏腰包承擔損失。
(2)央媒:在土耳其貨幣裡拉遭遇危機大幅下滑之時,美國總統川普10日通過推特下令將產自土耳其的鋼鋁產品進口關稅提高一倍,即分別徵收50%、20%的關稅。此前,美國財政部宣布凍結土耳其司法部長和內政部長在美國境內的財產。人們不禁要問,美國對其盟友土耳其都敢如此插刀動狠,那麼對其他國家呢?美國還是個可信賴、負責任的國際成員嗎?
3.【半島局勢】
(1)韓國《東亞日報》13日報導稱,韓國青瓦臺決定通過第三次「文金會」推進朝韓首腦同時出席預計於9月中下旬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為處於僵持狀態的朝美無核化協商打開突破口。此外,青瓦臺還將推進年內發表終戰宣言。
(2)韓國和朝鮮13日在板門店朝方一側統一閣舉行高級別會談,商定9月在朝鮮首都平壤再次舉行南北首腦會晤。
4.【中印關係】
(1)《印度斯坦時報》12日發表對印度總理莫迪的採訪,莫迪表示,印中有邊界爭端,但過去40年,雙方沒有開過一槍,這顯示了兩國的成熟。
(2)多家印度媒體11日引述路透社的報導稱,馬爾地夫政府近日對印度表示,由於兩國合作的合同已於6月底到期,希望印度能夠儘快把部署在馬爾地夫甘島和佳途島的兩架軍用直升機及48名軍事人員全部撤回。這被印度輿論解讀為「馬爾地夫向中國靠攏」的又一例證。
5.中國駐肯亞大使館12日證實,位於肯亞首都奈洛比西北約95公裡的著名旅遊景點奈瓦沙湖11日發生河馬襲擊遊客事件,造成1名中國臺灣遊客死亡、另有1名中國臺灣遊客受傷。
中國駐肯亞使館12日提醒赴肯中國遊客注意,當地近年有多名中國公民被河馬襲擊死亡事件,呼籲中國遊客防範河馬傷人。
6.有史以來飛得最快的太空飛行器美國「帕克」太陽探測器12日升空,正式開啟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觸摸」太陽的逐日之旅,這也將成為迄今最「熱」的太空探測任務。
美國航天局說,「帕克」將在未來7年內環繞太陽飛行24圈,並在金星引力的幫助下調整軌道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抵達距離太陽表面約610萬千米的地方,成為有史以來最靠近太陽的太空飛行器。
「帕克」外部採用厚度約11.4釐米的碳複合材料防熱罩,可抵禦近1400攝氏度的高溫,使探測器內部在保持約30攝氏度的環境下正常工作。當飛抵最接近太陽的地方時,它的飛行速度將高達每小時70萬千米,成為史上飛得最快的人造物體。按這種速度,只要一分鐘就能從華盛頓飛到北京。
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於今年11月第一次抵達近日點,並從12月開始傳回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