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社區陽光新區離休黨員,1950年4月黃以孟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4月參加抗美援朝。文革期間下放到山村當印刷工人,文革後政策恢復後,曾擔任福師大教育系黨總支部書記兼任附屬小學書記、校總務處長兼後勤黨總支部書記。
經歷職業變遷,吃過苦,這些都未曾改變他最珍貴的品質:無私奉獻。
說起入黨,「我是在戰爭即將打響時入黨的!」黃以孟老人特別激動,他說,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時部隊正在強渡昭陽江,他不畏敵人的炮火和冰冷的江水,勇往直前。副指導員根據黃以孟的表現,果斷批准其入黨,在香菸包裝紙上寫上入黨推薦。當時,在黃以孟老人眼中這張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時揣在懷裡,直到正式辦理入黨手續。
黃以孟老人用一張報紙、一隻粉筆、一把尺子,製作出了2000多面黑板報。86歲的他精神矍鑠,10年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兩天一期,宣傳覆蓋面輻射2個社區5個小區。每天早上5點多,黃以孟就要親自拿著板報到各個社區去掛,他說:「一般逛完全部社區要花一個小時左右。」問到為什麼不讓社區代表人自己來領回去,黃以孟老人回答:「現在大家都很忙,我能多幫忙就多幫忙,走路也是在鍛鍊身體。」
2007年5月27日,黃以孟老人自費買了小黑板及所需材料,還自己製作木架和雨遮,製作出第一期《黨員宣傳欄》黑板報,很受居民歡迎。
辦好一份黑板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黃以孟每天要花兩三個小時看各種報紙或者網絡新聞。他不是照抄,而是看完之後,提煉新聞,將它概括成短小易懂的句子,讓群眾兩三分鐘就能把國際大事搞清楚。除了國際大事外,他的黑板報題材還有黨的政策宣傳以及養生保健等知識。黨的政策宣傳是黃以孟老人做黑板報的主要內容。
如今,「看黑板報」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的「每日一常」。板報內容中的保健知識最受老年人的歡迎,當看到有些老人在黑板前手抄時,黃以孟老人都會告訴他們不用抄,他去複印底稿給大家送去。後來他自費2000多元去複印裝訂成本的保健知識,送給社區的讀者。
黃以孟老人笑著告訴記者:「群眾喜愛,我就高興,一人忙活,眾人收穫,我就快樂。我感覺現在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很有意義。」
「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黃以孟說,65年來,「共產黨員」這四個字深深銘刻在他心中,他時刻謹記了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的願望就是我能健康到100歲,那樣我就能多為群眾為黨增加正能量了。」
作為師大離休幹部,黃以孟帶領著社會歷史學院等青年學子們開展共建活動,培養新的社會主義有責任感的青年。他的堅持感染了大家,我校社會歷史學院的研究生們主動參與板報製作。談到對新一代青年的希望,黃以孟老人真切地說:「我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將來能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可靠接班人。」
文字 | 校青通社採編部 蘇藝萍 馬立薇
編輯 | 校青通社微信部 陳智鵬
責任編輯 | 校青通社微信部 林子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