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20日,受颱風「摩羯」和「溫比亞」疊加影響,紀臺鎮遭遇50年不遇的最強降雨。彌河、丹河、堯河水位全面上漲,大量房屋、農田、道路、橋梁被衝毀,全鎮3萬多個大棚進水,8000多個大棚不同程度倒塌,受災面積達5.6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以上。
面對嚴峻的防汛救災形勢,劉玉玲同志主動擔當、勇挑重擔,衝在前、幹在先,第一時間牽頭成立了抗災救災指揮部,親自掛帥督導各項抗災救災工作。她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親臨救災一線、親涉險工險段,逐村調度指揮、逐河巡查部署。她每天幾乎都是24小時連軸轉,白天要在一線指導救災,晚上還要同班子成員、總支書記碰頭對接,一天下來只能睡2個小時。20多天的時間裡,她全部吃住在單位,沒有回過一次家,就連兒子和女兒上大學都沒有時間去送,只是簡短發了一條送別簡訊。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劉玉玲同志全程參與了全鎮的每一處搶險救災,丹河丁家段、彌河新區路段、堯河東埠段……哪裡有險情、哪裡災情最嚴重,她就第一時間趕赴到哪裡。20多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她始終同紀臺人民站在一起、幹在一起、心貼在一起,始終奮戰在防汛第一線、堅守在搶險最前沿。
暴雨過後,面對大棚長時間被積水浸泡、隨時可能倒塌的問題,劉玉玲同志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先後向上級部門協調大功率水泵385臺,分發至各村晝夜抽水,並幫助各村出主意、想辦法,通過遠程抽水或二級提水,幫助村民及時將大棚積水排入丹河、堯河等河道。
針對方東、蘇秦、郭家等10個村大棚排水難的問題,劉玉玲同志積極協調水利專家,現場辦公、制定方案;帶領200多名施工人員風雨兼程、晝夜奮戰,連夜打通了308國道南側6.7公裡的排水溝,有效解決了周邊上千個大棚的排水難題。隨後的3天時間裡,她又帶領鎮村幹部再接再厲、連續作戰,相繼打通了姜周路、沙場路、青呂路等排水通道,全長61.6公裡的「四縱六橫」排水體系初見雛形,大棚積水加速外排,棚區災情得到大大緩解。
積水退去後,劉玉玲同志積極協調20多名農業專家到各村巡迴指導,幫助受災群眾科學加固受損棚體,及時進行補種、改種。面對群眾反映的種苗預訂難的問題,劉玉玲同志及時對接壽光蔬菜產業集團等種苗企業,幫助受災群眾提前預訂種苗,全力做好生產保障工作。目前,全鎮已修復加固大棚2491個,開工重建104個,重新定植2713個,各項生產恢復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上下同欲者勝,和衷共濟者贏。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劉玉玲同志團結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當前,全鎮各項災後重建工作正高效有序開展,5.6萬紀臺人民正在這塊遭受洪水肆虐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韌勁和幹勁,加緊恢復生產生活、重建幸福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