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一位年輕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叫唐力,今年27歲,是八鋼能源中心動力調度室的一名現工,今天他正在做的是造血幹細胞的無償捐獻,一件了不起的,功德無量的善舉。
唐力家在奇臺,2013年上大學時在一次校園宣傳活動中,唐力在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重要意義後,就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的志願者,五年時間一晃而過,當小唐都快將這件事忘記時,今年10月,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他與一名廣州的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希望他能進行高配的篩查。小唐請假做了高配的配型檢測,結果很快下來了,高配也配上了。這讓他很驚奇,因為非親緣關係人群中造血幹細胞高配成功率不足萬分之一。這時候一個重大的選擇擺在了唐力的面前,要不要捐?捐了對身體有多大影響?唐力進行了慎重地考慮。他詳細地向紅十字會的人員進行了了解,最終下定決心捐。
當昌吉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能源中心聯繫後,唐力單位的領導和同事才知道這件事,他們被唐力這種無私、大愛深深打動了。大家從各個方面全力支持唐力的義舉,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順利完成捐獻。
據了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各類血液病最有效的辦法。如部分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病等,然而目前的形勢是,我國有400多萬血液病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受宣傳力度不深和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加入中華骨髓庫無償捐獻的志願者卻只有十多萬,由於捐獻志願者人數少,配型成功率很低,截止目前,新疆成功實現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的只有65例。全國也僅有6942例,唐力就是6942號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成功實施的志願者。在造血幹細胞採集現場,昌吉州紅十字會負責人專門前來慰問,並送上中華骨髓庫頒發的榮譽證書和獎盃來表彰唐力——這位優秀的八鋼小夥。
由於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採取的是雙盲方式,即捐獻者和受捐者並不知道對方的具體信息,目前只知道唐力的捐獻對象家住廣州,是一名患地中海貧血症的十歲小女孩。
「捐獻時擔不擔心?」
「沒什麼好擔心的,醫生說了,造血幹細胞提取後,7到15天就能恢復正常水平了。再說我年輕,沒事。」
「想一想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救一條命,這事挺有意義的,也很奇妙。因為醫生說了,以後這孩子的血型都會和我一樣,哈哈哈!」
這就是質樸善良的唐力,他並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使一個面臨病魔威脅的生命再次獲得重生,譜寫了一曲人間大愛的優美旋律,展現了一顆金子般的心靈。充分體現了以愛心溫暖人間,以真情奉獻社會的崇高思想品德,他是新時代的「八鋼好員工」。
文:王振邦
圖:姚海山
編輯: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