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添加朋友一欄,輸入公眾號:go-to-swimming,看到紅色小飛魚圖標就可以關注了(或者直接點擊「遊泳」)。我們的目標:推廣遊泳這項運動,讓更多的人學會遊泳,讓更多的人認識遊泳帶來的好處,讓更多的農村孩子不受溺水傷害。
潛泳世界吉尼斯記錄,太牛了。整整兩百米,想學潛泳的朋友,看仔細咯,可以好好學習啦。
潛泳多用於水下打撈或水中救生,指在水下遊進的技術。潛泳根據目的不同可分為潛深和潛遠兩種技術。另有一類潛泳要使用專門的器材,如氧氣瓶、腳蹼等,在國際上已被列為競技體育項目,稱為潛水運動。
潛泳是身體在水下,不做呼吸遊進的泳姿。潛泳有潛深和潛遠。潛泳的姿勢有很多,但大多只採用蛙式潛泳(業餘常用)和蝶腿潛泳(職業常用)。
首先,入水的時候要和水面呈一定的角度,最好在30度~45度之間左右(個人覺得)。注意遊泳池的深度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標準,至少要2米多。
其實遊泳館裡面的牌子寫著「嚴禁跳水」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一方面是怕泳客不會跳水出危險,或者跳的時候壓到別人,自己怕找麻煩;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泳池的深度達不到可以跳水的標準,如果深度太淺,輕則擦傷面部,重則就不說了,至少也是骨折之類的,後果不堪設想!
在水中潛泳的時候,腿和腳可以按照自由式的方式,但是打水的頻度要快,手就像蛙泳那樣就可以,劃手時用力且速度快,推手的時候輕且慢。潛泳的時候儘量在水池的底部,不要太靠近水面。
(一)蛙式潛泳
蛙式潛泳技術,基本與蛙泳相同,在遊進中為了避免身體上浮,頭和姿勢要稍低於蛙泳,頭與軀幹成一直線。臂划水和幅度要比蛙泳小,向前移臂時直接前伸。收腿時屈髖較小,腿向側分開的角度也比蛙泳小,配合動作與蛙泳相同。
(二)長劃臂潛泳
長劃臂潛泳比蛙式潛泳速度快,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長劃臂潛泳比蛙式潛泳距離長,但在水下情況比較複雜和條件下,採用這種技術時則要小心謹慎,防止出現意外。
1、潛深
潛深的目的是向水下潛到一定的深度,主要用於打撈或救生。潛深可腿朝下,臉朝上進行,也可頭朝下腿朝上進行。腿朝下潛深時,先利用手臂向下划水和腿向下蹬使上體躍出水面,再利用身體的重力落入水中,兩臂由下向上推水幫助身體下沉。頭朝下潛深時,藉助兩臂向上划水使身體翻轉,頭朝下,兩腿向上蹬蛙泳腿幫助身體下沉。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向下潛水不宜過深,否則由於水的壓力可能導致頭痛、耳痛等不適的感覺。當出現耳痛時,可做吞咽動作緩解疼痛。
2、潛遠
最常見的潛遠技術是蛙泳式潛泳,腿部動作與蛙泳相似,只是大腿收得幅度小一些,減少阻力。兩臂划水的動作類似蝶泳划水動作,划水結束後,手和臂貼緊身體向前移臂。移臂開始時收腿,移臂到頭部位置夾水,划水時腿不動。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朋友學習一下,更多精彩分享請關注「遊泳」微信。掃二維碼或者搜尋公眾號「go-to-swimming"。
全國遊泳愛好者QQ群:376153747
歡迎愛泳、學遊泳人士進來交流!
個人微信號:sj-swim歡迎加我好友:sj-swim個人微:sj-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