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
作者/老夫子
播音/月娥
天津海河的下遊有一個古鎮——葛沽。我在那裡讀書、工作有四年時間。
天津的地勢低洼,海河下遊地區尤其嚴重。站在河堤上,可以看見村子裡的屋頂和院落裡的陳設。到了夏天的雨季,海河水位驟然升高,很是替下面的居民擔心。
海河在葛沽鎮有一個洩洪通道。一旦市區水患嚴重,就要在這裡把河堤炸開。每到夏季最怕連日的暴雨,因為隨時有炸堤洩洪的危險,萬幸的是每次都是有驚無險。
洩洪口有一家姓蘇的,世代經營擺渡生意。海河南面的葛沽鎮種植蔬菜,北面的蘇莊子種植花卉 。每天早上,都會有商販往來於海河兩岸,把蔬菜和花卉通過擺渡,販運到河對岸的村鎮或者更遠的地方去。
我經常乘擺渡到對岸的蘇莊子,去觀賞那裡種植的花卉,但是從來也沒有買過什麼回來。我對花卉的養殖沒有什麼經驗,也沒有這方面的興趣,只是喜歡欣賞而已。與其勞神費力地自己養殖,不如隨時擺渡過去,欣賞那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草。
在來來回回地乘擺渡過程中,我注意到很多婦女乘擺渡是不需要花錢的。問及原因,蘇老闆說:這些婦女都是海河兩岸嫁到對岸的,經常要回娘家探親。擺渡行業之所以在此存在這麼長時間,完全依賴於兩岸經濟繁榮,人丁興旺。這些女人地嫁過來,嫁過去,才有了兩岸的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她們是有功勞的,所以應該讓她們在來往的過程中得到尊重。
後來,隨著交通形式的改變,這個渡口也就消失了,連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
我經常想,如果在此塑一個擺渡的雕像,作為地標,應該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讓人們知道這裡曾經有一個渡口,還有一個懷俠義之情的蘇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