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尋找入黔始祖滾公\滾公字子淵陳氏後裔

2021-02-13 陳氏網


我入黔始祖滾公,繪公生晨配妣不詳。滾公字子淵。明弘治十年三月初四寅時生於湖北荊州石首縣石灰巷。明正德十六年公奉命,由楚宦黔,告封正義大夫,威清兵巡道,隨落而居。滾公配妣楊氏生一子,宗賢公配妣馮氏生三子。應舉公,應佩公遷配妣張氏遷居雲南,應鳳公。四世祖聖謨公,聖贊公,聖訓公。五世祖鏗,鎮,鈺,銓……等,六世祖洪傑公,洪泗公,洪治公,洪仁公……等,七世祖琯,琮,璐……等,八世祖起名排字,中維方尚世恪。十四輩至三十三輩起名排子:開懷觀善建,教正溫良彝。吉士恩從厚,心傳顯可思。三十四至五十三輩起名排字:先祖德澤遠,治家有典章。國安時祥順,國泰永榮昌。族譜是十世祖制建,建譜時專門提到尋找滾公同宗和三世祖應佩公後裔。建譜時有族人在尋旬以一老翁閒談,老翁提到楊林有一陳姓祖先來於貴州安順府青槓林,蔣家莊。時光流逝,日月輪迴。

由於各種因素至今沒有應佩公後裔的消息。社會進步,時代前進。應佩公後裔可能分部於雲南昆明市,尋旬,曲靖市等周邊城市鄉村。望佩公後裔看到信息後,看看您們的族譜,沒有族譜問問長輩老人的口傳資料,看看您們入滇始祖是應佩的,就是我們的同宗。由於滾公入黔未帶族譜,我們又無其他旁證資料,所以尋找滾公同宗很困難,望眾宗親能提供信息為謝!74年駐安順0277部隊的師長叫陳懷慶,由於當時我年少無知,沒有跟他細談,現在很後悔。滾公後裔現在分部於貴州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興義市,雲南昆明市,曲靖市,人口兩萬餘人。望廣大宗親看到信息,提供信息或幫忙在各地的陳氏平臺或宗親群裡轉發一下,也希望佩公後裔看到信息儘快聯繫我們,正準備第三次讀譜。尋找滾公同宗和尋找應佩公後裔是先輩們的遺願,也是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史命,但願上倉和先輩們保佑我們完成史命!

聯繫人

貴州安順市陳開忠

電話:13765631958。17608508944。

 

謝謝你的讚賞,大力支持陳氏網!

 

更多精彩

歡迎陳家宗親們積極投稿,陳氏相關的:尋根、家譜、聯誼、公益、文學、攝像、書法等均可投遞。投稿郵箱:csw9@qq.com

點擊 閱讀原文 登記《陳氏字輩

謝謝你的讚賞,大力支持陳氏網!

相關焦點

  • 【尋根問祖】尋找祖籍湖南桃源縣陳維周、陳文潘後裔陳氏同宗
    點擊查看:陳氏在線
  • 深圳觀瀾陳氏宗親來五華尋根問祖
    前來五華尋根問祖。上月初,深圳觀瀾茜坑新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日松宗親,委託深圳博雅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莫志敏女士,與五華陳氏文化研究會聯繫協助其尋根。五華陳氏文化研究會盡力幫助,將其提供的有關尋根資料在五華陳氏文化研究網刊登,並印發書面材料要求各支系宗親認真幫助查找,提供相關信息。
  • 【尋根問祖】廣西貴港(今貴港市)陳樂善堂(亦稱西門陳) 尋五世祖三房鹿生公(陳 璚)之後人
    陳氏在線提示:陳氏在線所發布尋根信息的均是公益信息,為了方便其他媒體轉發尋根信息,以幫助宗親尋根問祖,我們堅持不打上原創標誌,也不開啟讚賞功能。歡迎大家轉載、轉發。另,我們會根據內容編排需要,不定時從陳氏在線尋根論壇裡提取尋根信息發表,請在尋根論壇發尋根帖的宗親留下聯繫方式,方便尋根宗親及時聯繫,謝謝!廣西貴港(今貴港市)陳樂善堂(亦稱西門陳) 尋五世祖三房鹿生公(陳 璚)之後人。  廣西貴港(今貴港市)陳樂善堂陳氏(亦稱西門陳)由福建泉州因官司充軍到廣西貴縣。
  • 【五 · 一】廣西梧州陳氏宗親白雲山祭拜開族先祖永業公
    2017年5月1日在廣西梧州陳氏宗親的組織下,幾百位陳氏宗親相約到白雲山拜祭祖先永業公。陳氏族譜記載:陳永業公,道安公三子,字開文,號德長,1409年出生,明天順五年(公元1452年)壬子科解元,特授廣西平樂分府知縣(即今蒼梧大坡鎮範圍),誥封奉政大夫,後任桂林府教授、平同知、攝梧守。為蒼梧、虅縣、岑溪等縣陳姓開族先祖。
  • 遂溪各鎮(街)未明世系及源流陳氏村莊
    為完善湛江各地陳氏村莊世系及源流,有助各地編譜、尋根。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1.1.27 星期三)
    通過本平臺尋找我支族人: 1 尋我支張賢遠公之子忠泉公生道光四年,忠泉公之子正賞,賢尾公之子忠水,忠水公之子御,正普,當年從平陽縣水頭鎮遷居到金華蘭溪遊埠鎮越高頭。2 尋找張亨武公之子可文公當年遷居處州現在應該是麗水地區,可文公房下有五子: 伯謙,伯信,伯殿,伯敏,伯寬公, 可明公之子,世彥,可照公之子世滔等後裔。3 本支派名行為: 端鴻國朝 世汝學忠 正意全仁 嘉其敷芳 。
  • 【黃氏大家族】天下黃氏一家親宣傳片 黃氏之太始祖宣傳介紹
    南陸公為全國及全球黃氏之太始祖,乃有熊氏軒轅黃帝後裔,陸終公之第二子,又名惠連。
  • 尋找族親!請李氏宗親幫擴散(2021.1.26)
    ①李宗流尋親尋找至親宗親,我崇義縣上堡國植公從興寧徙遷生有三,長房秀源,二房秀良,三房秀英留基上堡,據譜載秀源,秀良在上堡遷居湖南平江,平江譜載秀良遷回崇義,我們排行,志應國朝泰,嘉同運會長,榮宗復顯祖,厚德自章光。
  • 【2021年第13期】黃氏宗親尋根尋親!望各地黃家人幫忙!
    新興雲霧村開基始祖為何氏太孺人,原居嘉應州(即現今梅縣松口鎮) ,太祖為經公,與淑配何氏太孺人;生思龍公,媳陳氏;孫:廷貴、廷旺、廷興、廷奉。據清嘉慶五年何氏太孺人墓誌記載,經公與思龍公素相逝於原綁嘉應州(梅縣),何氏太孺人偕媳攜孫從居肇慶府新興雲模(霧)開基創業。若梅州宗親有了解經公 (何氏太孺人)、思龍公一脈之記載的,請與我們聯繫。
  • 【遄公後裔 聯譜湘遇】鄧氏遄公後裔湘約,星城聯譜認祖歸宗
    受湖南鄧氏兩會鄧金龍會長的邀請,我們三川遄公後裔前去參加了這次會議。26日宴會期間經嘉魚宗親的介紹找到了一支泰浦香公後裔,他們是從秦浦遷宜春再遷益陽的一支禹公54世必呈公後裔,其實我們早已微信聯繫過,微信網名憶少夢的鄧建新,但並不知他是遄公同支後裔,也許是緣份到了讓我們在此寶地與他及一位老宗親相見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5.11 星期一)
    始祖張顯字德召,一,二,三,四,失傳,五世張才,六世張本全,本富,七世張清,張亮,張有,張世,張昇,八世玉輩,玉嗚,玉風玉書,以上作考證,現有人口八百餘口,已到十四世,希望張氏家人,幫我始祖張顯字德召,找到根源,聽老輩講,在清朝當官,衛輝府土衛一職,因犯錯,無臉於家人見面,失去於家人聯繫,藉機遇希望能聯繫上其後人於家人團聚。知情的宗親請聯繫,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10.23 星期五)
    始祖張顯字德召,一,二,三,四,失傳,五世張才,六世張本全,本富,七世張清,張亮,張有,張世,張昇,八世玉輩,玉嗚,玉風玉書,以上作考證,現有人口八百餘口,已到十四世,希望張氏家人,幫我始祖張顯字德召,找到根源,聽老輩講,在清朝當官,衛輝府土衛一職,因犯錯,無臉於家人見面,失去於家人聯繫,藉機遇希望能聯繫上其後人於家人團聚。知情的宗親請聯繫,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19.7.1 星期一)
    始祖張顯字德召,一,二,三,四,失傳,五世張才,六世張本全,本富,七世張清,張亮,張有,張世,張昇,八世玉輩,玉嗚,玉風玉書,以上作考證,現有人口八百餘口,已到十四世,希望張氏家人,幫我始祖張顯字德召,找到根源,聽老輩講,在清朝當官,衛輝府土衛一職,因犯錯,無臉於家人見面,失去於家人聯繫,藉機遇希望能聯繫上其後人於家人團聚。知情的宗親請聯繫,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19.2.21 星期四)
    始祖張顯字德召,一,二,三,四,失傳,五世張才,六世張本全,本富,七世張清,張亮,張有,張世,張昇,八世玉輩,玉嗚,玉風玉書,以上作考證,現有人口八百餘口,已到十四世,希望張氏家人,幫我始祖張顯字德召,找到根源,聽老輩講,在清朝當官,衛輝府土衛一職,因犯錯,無臉於家人見面,失去於家人聯繫,藉機遇希望能聯繫上其後人於家人團聚。知情的宗親請聯繫,謝謝!
  • 尋根!尋親!尋家譜!望各地張氏宗親幫忙!(2016.7.25)
    尋找失散族人。如果多搜索到信息能夠編修家譜最好。 打擾宗親之處 敬請諒解!聯繫人:張克華電話:13966184529微信:13966184529     【張氏尋親】祖輩聽說有四兄弟,叫張龍,張虎,張英,張膽,好像都在貴州境內,文可失月朝,和華幸福洪,富貴忠良啟,永遠昌代龍,下面就不知道了,找同宗。
  • 陳贄後裔雲集興寧祭拜,場面壯觀!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義門陳氏家族」,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閱讀。弘揚陳氏文化,共建家族新文明!每天有分享。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12.27 星期日)
    我們這支始祖張尚貴,字輩,尚久金明魁,春雲宏作維,正大光有電,永隆興德培,現已繁衍至正字輩,人丁興旺枝繁葉茂,再往上不止祖上來自何處,盼祖籍地有知情張氏同宗聯繫。謝謝!有相同字輩的請聯繫交流,尋根問祖。謝謝!聯繫人:張生全電話:13983505133微信:13983505133【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柿園村街上隊張家人。家中輩分是國志家齊,教孝作中,立德克友,利已橫通。
  • 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 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舉行
    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 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舉行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4月24日,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在鹿邑李氏宗祠隆重舉行,來自香港、澳門等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0餘名李氏宗親代表出席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