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軍莊鎮龍泉灣,是永定河山峽段和平原段之間的過渡河段,是永定河的「出山口」。經過連續多日的生態補水,120多米寬的河道,水面持續上漲,轟隆隆的水聲在百米之外就能聽到。
一名身穿黃色馬甲的保潔員劃著小船,不停地用手中的鉤子打撈水面上的漂浮物。船艙裡堆積著已經撈上來的樹枝、塑膠袋、礦泉水瓶等。「早上7點半上班,每天打撈8個小時。」這名保潔員告訴記者。
因為多年斷流,永定河有50多公裡乾涸河道積累了大量枯枝落葉等雜物。這次補水,門頭溝水務部門專門組織了水面清潔隊伍清理河道,20多天來已打撈水面漂浮物100噸。同時,沿途各鎮安排巡查隊伍,對河道進行全天候巡視,及時制止亂扔廢棄物等不文明行為。
「這次生態補水,受益最大的就是我們門頭溝,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好這河水。」門頭溝區水務局局長韓瑞昌表示。因為這次補水,就連門頭溝城區裡的門城湖,也從過去的靜態景觀河面變成了流動的活水。
60歲的楊立國是土生土長的門頭溝王平鎮人,從小就住在河流附近,他對永定河有著深厚的感情,也見證了永定河從水量減少到枯竭的過程。現在,清澈的河水又流淌起來,楊立國看在眼裡,感慨萬千。
楊立國說:「小的時候就在這兒生活,那時候這條河自然環境特別好。現在一補水,我感覺又恢復到了原來山清水秀的面貌,真是造福老百姓。」
張世清介紹,以綜合調水為契機,全市沿線各區、各級河長堅決貫徹落實市總河長1號令,全面開展「清河行動」「清四亂」專項行動,永定河沿線清理圍墾養殖4萬平方米,清理垃圾6.4萬立方米,拆除違建47萬平方米,解決汙水直排107處,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工作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