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布斯雜誌,該組合是2019年收入最高的韓國組合,該流行巨星的稅前收入為5700萬美元。The Wealth State也顯示,該組合的總資產大約為6000萬美元。
在福布斯2019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名人榜上,BTS以5700萬美元的收入與Bradley Cooper、Pink和Adam Sandler並列第43位。
2018年,BTS憑藉Burn The Stage: The Movie和BTS World Tour: Love Yourself in Seoul大賺了一筆,美國粉絲們很快就買完了演唱會的門票,前六個體育場演唱會就賺了4400萬美元,相當於每晚700萬美元。
(How BTS Became A Major Moneymaker For South Korea by CNBC)
隨著防彈少年團等韓流明星的人氣上升,想學習韓語的外國人也大幅增加。據美國現代語言協會介紹,韓語和日語應用程式的註冊者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有所增加,特別是韓語應用程式的註冊者人數增加了13.7%,上升率最高。
BTS大約每年為韓國貢獻36億美元,除了演唱會門票和專輯銷售,服裝、化妝品和食品等其他商品在全球也越來越受歡迎。CNN引用現代經濟研究院的文章表示:「2017年每13名訪問韓國的遊客中就有1名受到了BTS的影響。如果BTS保持人氣的話,到2023年為止,將產生相當於56兆1600億韓元的經濟效益。
(How BTS Became A Major Moneymaker For South Korea by CNBC)
(How BTS Became A Major Moneymaker For South Korea by CNBC)
究其根源,粉絲經濟的效應是最大的原因。
而在愛豆文化最發達的韓國,粉絲經濟也是最成熟最完善的。早在1993年,韓國就制定了「文化商品」政策,決定將旅遊、傳統文化和藝術等進行商品化,這是韓國政府首次提出「文化產業」這一概念。
而其文化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則是在1998年金大中總統上任後,他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國」的發展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優先發展。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無疑大大促進了韓國的粉絲經濟的發展
如今,粉絲支持偶像的方式各種各樣,切瓜,做數據,買專輯周邊和不運會等等。或許防彈少年團在歐美的粉絲並沒有本土歌手的粉絲多,但是在各大榜單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這就是粉絲力量的一種體現。
粉絲經濟不僅包括做數據買周邊等,也包括支持明星而需要的吃穿住行的消費。粉絲為了追隨明星,經常會穿梭於各個地方,這對交通以及各地的餐欽和酒店業將是一個巨大的帶動。
之前有報導介紹過在防彈少年團開演唱會的前一個月,附近的酒店旅館的價格就會飆升。甚至一些粉絲會出高價租下演唱會場地對面的房子,目的就是看自己的偶像一眼。此外,韓國的娛樂公司超500家,很多公司都會設計一系列的官方周邊應援物等,涉及的產業更是頗多,購買這些產品也會帶動有關產業(如製作商,設計公司,網絡購物平臺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