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Kolia
現在正值孩子們的暑假,陪孩子們一起看一部感人至深的迪士尼動畫電影,不僅能共同感受創造的快樂,還能喚起一顆童心的快樂和夢想。快來看看,由《衛報》(The Guardian)推薦評選的30首最經典迪士尼歌曲,它們在迪斯尼的大銀幕上地位如何!
30.
Little April Shower
《Bambi(小鹿斑比)》(1942)
即便我們還不清楚是否「Little April Shower」真的像歌中所唱的那樣充滿邪惡和幻覺——這首歌的中間部分,伴隨著無言、暈船般的合唱和洶湧澎湃的管弦樂隊,似乎為它可愛的一面蒙上了一層陰影。
29.
Why Should I Worry?
《Oliver & Company(奧麗華歷險記)》(1988)
28.
I 2 I
《A Goofy Movie(終極傻瓜)》(1995)
這部被忽視的電影得到了不冷不熱的批評,高飛有個活潑的獨生子麥克斯。但正直青春期的麥克斯,對事物皆充滿著好奇與叛逆的心,父子倆正面臨著此生最刺激的旅程。
27.
Mother Knows Best
《Tangled(魔法奇緣)》(2010)
儘管迪士尼越來越有興趣委託製作植根於主流音樂的歌曲,但在其電影中仍然可以有一些聽起來像傳統百老匯的歌曲。「Mother Knows Best」便是其中之一。
26.
Friends on the Other Side
《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公主和青蛙)》(2009)
25.
Under the Sea
《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魚)》(1989)
1989年的電影《小美人魚》為迪士尼開闢了復興之路。在原聲「Under the Sea」中,歡快的節奏與令人引發思考的歌詞形成了明顯對比。
24.
Be Prepared
《The Lion King(獅子王)》(1994)
儘管大民謠和喜劇歌曲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眼球,但《獅子王》最偉大的時刻之一卻是這段時而詼諧而恐怖的喚起邪惡勢力的音樂。
23.
Be Our Guest
《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與野獸)》(1991)
22.
You’re Welcome
《Moana(海洋奇緣)》(2016)
「You're Welcome」由《哈姆雷特》(Hamlinton)的作家林-曼努埃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作曲,似向60年代的陽光流行(Sunshine Pop)樂隊The Turtles或The Association致敬。
21.
A Whole New World
《Aladdin(阿拉丁)》(1992)
20.
Oogie Boogie’s Song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聖誕夜驚魂)》(1993)
將傳統布吉烏吉(Boogie-woogie)風格搭配爵士大樂隊的演奏,《聖誕夜驚魂》擁有別具一格的「恐怖」。
19.
Gaston
《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與野獸)》(1991)
「Gaston」是一部絕佳力作——它塑造了一個厚顏無恥的恃強凌弱者,在崇拜者的諂諛聲中大肆吹噓。
18.
In a World of My Own
《Alice in Wonderland(愛麗絲夢遊仙境)》(1951)
17.
Goodbye, So Soon
《Basil and 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妙妙探)》(1986)
這部電影經常被拿來當做迪士尼荒無人煙的年代的一個例子,但其中由文森特·普萊斯(Vincent Price)演唱的電影原聲「Goodbye, So Soon」,則稱得上是一座「遺失的寶藏」。
16.
Oo-De-Lally
《Robin Hood(俠盜羅賓漢)》(1973)
60年代流行音樂革命的某些元素似乎已經打動了迪士尼,至少在製作《俠盜羅賓漢》的時候是這樣。羅傑·米勒(Roger Miller)這首可愛的原創歌曲帶有明顯的咖啡館民謠風格,旋律似乎讓人奇怪地想起尼爾·楊(Neil Young)的舞曲「Dance Dance Dance」。
15.
Stay Awake
《Mary Poppins(歡樂滿人間)》(1964)
「Stay Awake」被有爭議地稱為《Mary Poppins》中的最佳電影原聲。朱莉·安德魯斯-宋(Julie Andrews-sung)的催眠曲就有一種難以形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讓聽者擁有不安感。
14.
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Toy Story(玩具總動員)》(1996)
極其成熟且偶爾也會引發爭議的創作型歌手蘭迪·紐曼(Randy Newman)或許看上去不太適合迪士尼,但他已經為該公司的九部電影錄製電影原聲。毫無疑問地說,來自於《玩具總動員》的「You've Got A Friend In Me」是他最著名的一首作品。
13.
Trust in Me
《The Jungle Book(森林王子)》(1967)
作為《森林王子》最詭異的時刻,「Trust in Me」簡單、適當的催眠旋律,和適當的蛇形長笛,使邪惡的聲音奇怪地吸引人。
12.
Baby Mine
《Dumbo(小飛象)》(1941)
《小飛象》前半部分講述了幾十年來關於兒童娛樂的觀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影片最可愛的時刻是令人心碎的「Baby Mine」,它將無條件的父母之愛的傳奇故事設定在一個異常嚴峻的背景下:一位被監禁的父母試圖安慰一個受欺負的孩子。
11.
The Bare Necessities
《The Jungle Book(森林王子)》(1967)
最初由一系列鄉村歌曲以及披頭四樂隊的錄音作為電影原聲的《奇幻王子》,最終以原創歌曲作為電影原聲,可能是所有歌曲中最偉大的迪士尼配樂。
10.
The Age of Not Believing
《Bedknobs and Broomsticks(飛天萬能床)》(1971)
「The Age of Not Believing」是一首動人而又尖銳的歌曲,講述了童年的消逝和天真無邪的喪失。這聽起來不像針對孩子們的事情,更像是音樂中的生存危機:「你的夢想迷失在書架上/而最糟糕的是,你懷疑自己」。
9.
Remember Me
《Coco(尋夢環遊記)》(2017)
由羅伯特·洛佩茲(Roberto Lopez)和克裡斯汀·安德森-洛佩茲(Kristen Anderson-Lopez)共同創作的「Remember Me」,比他們最成功的作品(「Let It Go」)要微妙得多:它的旋律——靈感來自蕭邦——足夠強大,並足以在電影中被演繹無數次。
8.
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
《Snow White(白雪公主)》(1937)
作為第一首跨界進入「成人」音樂的迪士尼歌曲,「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不單是電影《白雪公主》中最難忘的一首原聲,也是一首被演奏過無數次的經典爵士樂作品。
7.
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
《Cinderella(灰姑娘)》(1950)
《灰姑娘》的電影原聲「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可以說是與「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競爭迪斯尼早期最偉大歌謠的對手。
6.
Jessie’s Song
《Toy Story 2(玩具總動員2)》(1999)
伴隨的畫面,「Jessie’s Song」尖銳地刺痛了童年結束的悲傷。Randy Newman寫了一首感人肺腑的鋼琴民謠。
5.
Ev』rybody Wants to Be a Cat
《The Aristocats(貓兒歷險記)》(1970)
迪斯尼對流行音樂還不感冒——烏鴉樂隊顯然是根據《叢林王子》中的披頭四樂隊演唱的《理髮店》改編的——它對爵士樂的態度則更為堅定。作為對「貓」一詞俚語用法的雙關語,Scatman Crothers的明星轉型——加上Eva Gabor那首以一種模糊的「貓」為配音的小插曲——依然不可抗拒。
4.
Let It Go
《Frozen(冰雪奇緣)》(2013)
即便過度泛濫使其影響變得暗淡,但「Let It Go」之所以如此成功是有原因的。琳達·派瑞(Linda Perry)的歌詞,將通常的自助陳詞濫調變成了更深的東西,完美地解決了人們的浮躁與焦慮。
3.
I Wanna Be Like You
《The Jungle Book(森林王子)》(1967)
「I Wanna Be Like You」以優美的筆觸迸發出一種與年齡相悖的喜悅,它對進化論的描述也悄然顛覆了。而當時在美國的一些州,教授進化論仍然是非法的。
2.
Circle of Life
《The Lion King(獅子王)》(1994)
沒有哪部迪士尼電影的開場像《獅子王》那般精彩絕倫,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蒂姆·賴斯(Tim Rice)的歌曲也能與之媲美:旋律和抒情的憂鬱的詭異暗示削弱了這部史詩般的影片的氣勢——歌詞中「有太多事情要做,無法做到」——給這首歌帶來了真正的情感吸引力。
1.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Pinocchio(木偶奇遇記)》(1940)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