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合肥天鵝湖水域
頻頻有人發現死烏龜
有的甚至已經散發出了腥臭味
市民李先生介紹,6月8日,他前往天鵝湖散步,當行至一處瀑布景觀點時,他發現水面上有多隻烏龜,腹部朝上。起初,他還以為這些烏龜在曬太陽,可是近前一看,這些烏龜都已經死亡,四肢張開,頭頸外伸,並散發出陣陣的腥臭味,很是難聞。
這些烏龜從何而來,又為何會死在水中?李先生心存疑惑。
而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這兩天也有人發布了在天鵝湖發現死龜的視頻,地點同樣是在李先生所說的瀑布景觀點。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四五隻死烏龜浮在水上,上面還叮著蒼蠅。
網傳視頻截圖
6月9日上午,在李先生所說的天鵝湖瀑布景觀點,還能看到一隻已經死亡的巴西龜仰面漂浮在水上,一旁還有看起來像雞腿的肉類,稍一靠近,就能聞到腥臭味。
現場一名負責在湖裡打撈垃圾髒物的工人介紹,這些死烏龜都是市民來此放生的,因為不適應環境,很快就死了,昨天他們還在湖裡打撈起了三四隻死烏龜。
「昨天還有人在湖裡放生了8條大金魚,沒多久就死了7條,被我們打撈上來掩埋了,今天我們又撈到了一條死金魚。」
發現死烏龜處
該工人稱,時常有市民來天鵝湖放生黑魚、金魚和烏龜,甚至有人一次放生數十隻烏龜,但存活率並不高。
6月9日中午,轄區蜀山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天鵝湖發現死龜的情況,他們已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核實。
同時,該負責人呼籲:在水域內隨意放生既容易破壞生態系統,也可能會造成水質汙染,廣大市民應自覺抵制這種行為。城管部門也將加大巡查力度,一旦發生有人隨意放生,將及時進行勸阻。
放生,其實並不一定是在「做善事」。恰恰相反,不分地點、不分物種的隨意放生行為,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甚至造成難以估量的惡劣影響!
比如這次出現在水域中的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
據了解,一種外來動物作為入侵物種危害本地生態,無外乎依靠以下幾個途徑:
1. 食性廣、取食能力強,打亂了本地食物網的平衡
2. 競爭力強,排擠本地生態系統中與其佔據同等生態位的物種
3. 攜帶某種對本身影響較小但是對本地物種危害較大的病原體
4. 通過種間雜交汙染本地近緣種的基因庫
而巴西龜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上面四條,它一個不落地佔全了。在水域中隨意放生巴西龜,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
許多合肥市民
都對於這樣的「放生」行為
表示十分的不理解
既罔顧生態平衡
又不能讓動物順利存活下來
這樣的「放生」
和「殺生」又有什麼區別呢?
大家如果想做善事
完全有很多其他的切實方式呀~
▌聲明:本文內容來自萬家熱線、萬家社區、果殼網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