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大三通」正式生效後的不到十天時間,2008年12月23日8時20分,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告別家鄉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乘車駛向成都雙流機場,下午2時20分許,「熊貓之旅」自成都起航,「團團」、「圓圓」搭乘臺灣長榮航空公司波音747專機自成都雙流機場啟航前往臺北,5時許抵達桃園機場,隨後換乘專車,於7時30分抵達它們在寶島的新家——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光特展館。一天輾轉兩岸多地,「團團」「圓圓」短短十幾個小時的赴臺之旅,讓二十多年的等待在那一刻畫上圓滿句號,美夢成真。
正是政治的插手幹預讓「熊貓之旅」整整遲到了二十年,早在1988年臺灣「立委」、臺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理事長洪文棟就曾提出引進大熊貓的計劃,但無奈遭到反對。隔年臺北動物園提出熊貓繁育與建館計劃,也未能施行。1993年大陸海協會致函海基會,擬舉辦熊貓赴臺巡展同樣被臺「農委會」否決。2005年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布,大陸同胞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2006年兩隻贈臺大熊貓遴選結果出爐,並通過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一億多人次觀眾投票,「團團」「圓圓」脫穎而出成為兩隻贈臺大熊貓的乳名。
為讓島內民眾喜愛的大熊貓早日入臺,大陸做了能做的一切努力,但無奈政治因素的介入,民進黨在其執政時期加大抵制力度,利用行政大權操弄社會民意,設置層層阻礙抵制大熊貓入臺。甚至在失去政權下臺之際,民進黨依舊瘋狂排斥大熊貓,有些深綠人士為此不惜醜態畢露:有人塗黑公共場所的熊貓塑像,用油漆寫上「我們是臺灣黑熊,不是貓熊」字樣,還有的人拿木棍戳熊貓道具,大搞低能的「行為藝術」……
然而,民心所向,對大熊貓單純的喜愛與渴望讓臺灣民眾並未落入民進黨鋪設好的「同仇敵愾」劇本,反而愈發期待熊貓入臺。
2008年臺灣「大選」國民黨最終大獲全勝上臺執政,大熊貓赴臺此時發生了轉機。直到今日,人們仍舊還記得當年在上海國共論壇閉幕式上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說的一席話:「在此歲末年初,臺灣人民正在準備迎接一對大熊貓,給家家戶戶帶來團團圓圓。」讓臺灣民眾盼了20年的大熊貓,帶著團團圓圓這樣美好的名字,終於要與他們見面了。
積累20年的熱情就這樣爆發,「團團」「圓圓」成為臺灣電視媒體、各大報紙追逐的唯一「巨星」,連篇累牘的頭條報導,不間斷的視頻最新動態播報,大熊貓在臺灣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2009年新春的第一天,「團團」、「圓圓」在臺北動物園正式與臺灣民眾見面,來自島內各地的18057位民眾成功與大熊貓零距離接觸。
兩岸用二十年時間走完「熊貓赴臺之旅」,十年荏苒,當年的「團團」、「圓圓」變成如今的「一家三口」,而多出來的不僅是「家人」,更是時間賦予的親情、柔情與溫情。如今,民進黨秉性未改,依舊如當年一般對大陸處處高喊「抵制」,但曾經十年裡拉近的兩岸民心卻不會再回溯。
沒有政治,也無利益,面對5歲的圓仔,臺灣民眾依舊懷揣赤子之心陪伴它的成長。未來還很長,與其隨民進黨墜入泥潭,不如期待下「圓仔」何日當上新嫁娘更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