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針對困境兒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動員和凝聚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各方力量,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行動,幫助其健康成長。
本次行動服務於經濟困難家庭8至14歲兒童(2020年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兒童為主),在原有房間基礎上,對房間進行統一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家具及學習、生活用品,改善孩子們生活與學習環境。每個小屋建設及配套供需資金約1.2萬元。小屋建成後,配套提供愛心志願者與孩子跟蹤陪伴,幫助孩子們解決成長與學習中的困難。
在開發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成績優異、懂事努力,卻家境貧困,生活居住條件差,家中只能見到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一張學習桌、一張舒適的小床,對入不敷出的他們來說,這是奢望。為了孩子的「小小心願」,團區委在全區發起「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7月13日,經過前期摸排走訪確定2戶,團區委聯合潮水鎮團委、愛之源公益、123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對「希望小屋」裝飾房間進行實地測量。
曲同學,目前正在上小學,父母都在蓬萊工作,爺爺去世,家中只有他和奶奶兩人,「孩子父母都是聾啞人,不忙的時候一個月掙1000塊,忙的時候一天幹十個小時,不休周末,也只有1500塊的工資」。最近,奶奶的眼睛也出了問題,指著孫子的算術本,奶奶看不清上面的加減號。在學習方面,他是奶奶的驕傲,「我從來不督促他學習,孩子考試可倒考在前面。」滿牆獎狀的光芒,掩蓋住牆壁上的黴塊。
黃同學出生於一個父母都是聾啞人的貧困家庭,八歲時父母離異,跟隨體弱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姐姐在外地求學,年邁的奶奶辛苦撫養長大。從懂事以來,他就和奶奶擠在一張小床上。因為知道奶奶很辛苦,他從來不鬧著買這買那,雖然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小屋學習看書寫作業,卻不忍心說出來。條件雖苦,可他品學兼優,黃同學姐姐向我們介紹牆上的獎狀,「他在班裡一般排前幾名,不過我當時總考年級前幾名,比他還厲害些。」
這是孩子們的「希望小屋」,也是大家的「初心小屋」,團區委在此發起募捐,匯聚愛心力量,大家共同攜手,幫助更多有需求的困境兒童打造渴求已久的學習生活空間!
社會化募捐:黨建領建、單位認捐、個人認捐、聯合認捐均可,每個小屋建設及配套共需資金約1.2萬元。
認捐請聯繫團區委,聯繫電話:6396760
愛之源公益服務中心,帳號:81601012401429999999
開戶名:煙臺開發區愛之源公益服務中心
開戶行: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蓁山支行,打款時請備註「援建希望小屋」。
捐贈滿1000元及以上捐款,可申請捐贈證書;捐贈滿12000元,可申請指定冠名一間「希望小屋」。
我們承諾:讓每筆善款去向可追溯,精準到「希望小屋」建設的每一個項目上。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孩子們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採編:劉洪潔
審核:郭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