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殺豬盤」式詐騙:網上交友需謹慎。網上碰到暖男、「高富帥」、溫柔「白富美」和陽光上進的「農村支教老師」、「幼師」時,要多留心,不要被花言巧語和表面行為迷惑。在涉及錢財、投資、充值等問題前,要與身邊親朋好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中招。
二、平臺股票投資類理財詐騙:市民群眾在進行投資交易和理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國家認證認可的正規機構,比如相關的證券公司、銀行等。不要輕易相信QQ、微信群裡所謂的「民間高手」「行業專家」,更不要在一些來歷不明的網絡平臺上投資,以免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三、網絡賭博類詐騙:網絡空間沒有「法外之地」,一切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投注賭博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將因違反相關法律而被處罰。網絡上的博彩詐騙平臺可以人為操縱開獎結果,暗藏陷阱,最終目的是詐騙網絡賭博投注人的巨額錢財。市民群眾參與網絡賭博投注的錢財得不到法律保障,切不要抱有貪念,更不要心存僥倖心理,凡有涉及網絡投注賭博行為的應立即停止,並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四、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市民群眾凡接到自稱「郵局、社保、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來電,稱你涉嫌洗黑錢、社保卡、醫保卡異常、包裹涉毒、手機號涉案、信用卡透支等犯罪的,要轉接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人員電話作筆錄的,均是詐騙。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QQ、微信、網頁連結或傳真等方式發布「拘捕令」「通緝令」等強制措施文書,不會設立所謂的「安全帳戶」,凡是涉及轉帳匯款、套取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的,均是詐騙!
五、刷單類詐騙:事主往往是在校學生,他們在讀書之餘想賺點零花錢,於是就輕信了網上散布的「刷單兼職」「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的宣傳,落入詐騙分子設下的圈套。詐騙分子使用「兼職刷單」等手法行騙時,往往在一開始會先返還一筆小額資金以獲取事主信任,騙取大額資金後,便將事主拉黑。「網絡刷單」是違法行為,學生群體應提高法律意識,切勿以身試法。
六、冒充客服類詐騙:學生群體如遇「客服」主動來電、要求幫您辦理「退款、理賠」手續,請提高警惕,可另行通過網購平臺直接聯繫商家詢問情況,進行核實。如發現支付寶、微信帳戶或銀行卡內的資金被無故轉走,請儘快更改密碼,同時聯繫支付寶、微信、銀行客服反映處理,按官方客服指引對帳戶安全性作相應處置,並撥打110電話報警。
七、暑期招工類詐騙:時值學校暑假,不少中學生、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兼職,還有相當數量畢業生進入社會就業,因社會閱歷較淺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欺騙。詐騙分子往往通過網絡招聘平臺發布虛構招工信息,假借各個招聘單位的名義,通過電話與學生聯繫騙取信任,再以各種名目收取「介紹費、報名費、保證金、押金、服裝費、體檢費」等費用。此類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偽造證件在銀行開戶,現金到帳後立即轉走。同學們在接到類似電話時,要保持警惕,多方核實,避免財產受到不法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