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在後臺回復「思考快與慢」可獲得本書PDF)
Lilian
腦洞英語課堂創始人
帶領萬人英語教師
從線上到線下,從國內到國外
探索發現教育的無限可能性
跟大家玩個小遊戲,請大家看下面這道題,並快速給出答案:
A bat and ball cost $1.10.
The bat costs one dollar more than the ball.
How much does the ball cost?
.
.
.
.
.
50%的哈佛學生和80%其他排名靠後的大學學生答案是:0.1美元。而正確答案應該是:0.05美元——能夠快速給出這個答案的人,科學證明他們的大腦更為活躍,思考習慣更好;別擔心,大多數正常人,這道題都答不對。
有沒有發現,大腦有時會惰性思考而我們卻不自知——這是我看《思考快與慢》這本書最大的感受之一。
那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呢?學習和教學方法中有沒有中了大腦的tricks而停止思考了呢?——Daniel Kahneman在他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中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讓我簡單的帶大家探索一下大腦的秘密!
——什麼是「思考」?
· 你從來沒有停止思考
· 生活中大多數的思考是毫不費勁的
· 懶惰是大腦的天性
· 精力有限的理性思考
· Practice makes effortless
· 舒適圈限制了大腦的可能性
——是什麼讓我們停止了主動思考?
· 你的大腦本來就不想讓你思考
· 熟悉的就是對的
——如何防止被洗腦?
· Keep thinking and carry on
· 你從來沒有停止思考
如果我們要知道什麼情況下會停止思考,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思考」。讓我用《思考快與慢》和《象與騎象人》中關於思考的描述來做個比喻。
首先,只要我們活著,我們一定都在思考,甚至在我們睡覺的時候也有思考,因為我們的大腦是活的。只不過有時候我們並沒有覺察到我們在思考(think even without awareness),比如你一邊玩手機一邊走在熟悉的路口時,到了該轉彎的時候你會自動轉彎!再比如,英語底子好的人讀完形填空的時候就自動把空格的答案腦補出來——為什麼會有這種自動化反應呢?
· 生活中大多數的思考是毫不費勁的
其實這是你大腦的system 1在幫你做這個思考,你可以把system 1理解成你的潛意識(subconscious)。
System 1就像你大腦中的一臺無時無刻都在高速運轉的機器,這個機器容量是無限大的!她一直在從你的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中調動相關信息,幫你思考幫你判斷。System 1非常勤勤懇懇的工作,她的工作重複性也比較強,需要她處理的任務她已經很駕輕就熟了(effortless),能夠在你沒有感知的情況下快速作出判斷(比如熟悉的路口往左轉),所以你甚至感覺不到system 1這個機器在運轉,會有一種不用思考的錯覺。System 1就是你的快速思考,幾乎自動化的思考——Thinking fast;
· 懶惰是大腦的天性
也正是這臺system 1機器的存在,讓我們能夠不用在每件事情上都花那麼多精力,讓大腦能夠輕鬆的做一些決策;不然一天中從上廁所到晚上睡覺都要花精力認真思考的話,大腦會很累很累的:廁所在哪?怎麼用馬桶?紙巾在哪?晚上幾點睡覺?什麼姿勢睡覺?——這些問題都要努力思考評判的話,大腦就會給你發出很疲憊的信息。
因為大腦,天生懶惰。
Laziness is built deep into our nature.
—— Daniel Kahneman.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腦的耗能是很高的,只有保存大腦的實力才能更好的生存,這是生物進化的本能,所以大腦懶,他覺得他在為你保存能量和實力。(好消息是,多喝水,一天喝八杯水,可以很好的為大腦補充能量哦!)所以大腦覺得,如果一整天的事情都可以交付system 1管理,我們就可以閒散而又爛漫,那麼大腦就會自動分泌快樂因子,讓你有舒適的感受——所以人之初,性本懶!We all like to stay in our comfort zone!
· 精力有限的理性思考
當system 1為大腦分擔了絕大部分的工作時,還有一個精明能幹的機器在幫我們做很理性的主動思考,那就是system 2——你可以把她當作我們的意識(conscious),是我們能夠感知到的主動思考,她主要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作為原材料,進行思考和判斷。
System 2的主動思考工作對於大腦來說是很累的(effortful),所以她會有先後,有主次的做事情。對於system 2來說,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情,效率是最高的。每一次任務的切換,她都要重新調整注意力和工作節奏。——所以multitasking的愛好者們,如果你們切換任務的頻次太快的話,會極大的降低system 2這臺機器的運轉速度哦!
也就是說,工作和學習這種耗費腦力讓system 2高速運轉的時候:
不要把頻繁有消息的手機放在旁邊好嗎?
也不要在周圍放很多其他分心的小東西好嗎?
告訴身邊的人不要頻繁的打擾好嗎?
難怪,線上教學這麼難集中注意力且效率很低,就是因為你們的system 2一直在被打擾!
· Practice makes effortless
這個在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認真工作的system 2,一直在努力把費勁的事情不斷做得越來越輕鬆,滿足大腦懶惰的天性,然後任務就可以逐漸交付給system 1來管理了。交付任務之後,system 2就可以騰出有限的精力,來做其他的新事情了。
這也是為什麼新手(freshmen)做工作總會累一些慢一些(effortful)——比如新老師備課很費勁,因為他們的system 2一直都在線;而老手們(veterans)總是可以毫不費勁的想出方案並實施——比如經驗教師備課很輕鬆,就是因為他們做了很多遍了,熟練帶來思考的減少(effortless):practice makes effortless!現在很多人都在推崇的「刻意練習」的底層原理也出自於此。
所以大腦的思考就是在system 1和system 2這樣的配合下進行運轉的,他們幫我們做預判,決策和行動。system 1和system 2就很像大象和騎象人:我們的一生都在旅途上尋尋覓覓,system 1就像這頭大象,它能夠不緊不慢,自動識別熟悉的路帶著騎在它身上的system 2進行旅程。而騎象人是比大象更機敏,更理性的探路者,他會不斷的探索新的路,並努力的讓大象熟悉新的路,然後大象就可以更駕輕就熟自動走慢慢熟悉的路了。
· 舒適圈限制了你的可能性
讀到這裡,你會發現正是騎象人努力的在探索新路,才能讓大象熟悉更多的路,你的旅途風景才會越來越精彩。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你的不斷思考,不斷努力,才會讓你的成功看起來毫不費力。
但如果你一直在適應大腦的懶惰而走舒服的老路,那麼你的system 2就很清閒了,而你的system 1被你訓練出來擅長的工作內容也就很有限了——可是明明system 1的工作量是可以無限大的呀!所以那些愛折騰,不斷探索人生無限可能性的人,其實就是在不斷的訓練他們的大腦,讓system 2保持在線,並不斷擴大system 1的儲量。這也是作為一個能夠高級思考的生物,最有趣的地方——人對於宇宙來說多麼的渺小,但是人卻可以思考整個宇宙。
· 你的大腦本來就不想讓你思考
大家不要忘記,大腦天性是懶惰的,他希望儲存能量,也不希望system 2那麼辛苦。所以它給system 2的信號就是:能偷懶就偷懶吧!還記得你一開始做的這個題麼?
A bat and ball cost $1.10.
The bat costs one dollar more than the ball.
How much does the ball cost?
你的intuitive answer就代表了你的system 2在偷懶狀態下的效率。如果你答錯了,很正常,絕大多數人都會這樣的,這是認知天性。如果你答對了,恭喜你,你的思考習慣非常好,已經超越了很多人,因為你總是願意保持思維的活躍,你是一個愛思考不容易被洗腦的寶寶。
知道了這個秘密之後,讓我們再做一個小互動,這個quiz大多數人也都會答錯,你看看你現在的system 2有沒有被你喚醒:
Does the conclusion follow from the premises:
(結論和前提相符合麼?)
All roses are flowers.
Some flowers fade quickly.
Therefore some roses fade quickly.
·
·
·
·
答案是:不相符——你的system 2這回是不是沒讓你失望了?
· 熟悉的就是對的
那麼大腦這個「懶骨頭」會給我們什麼tricks讓我們停止思考呢?
大腦思考有兩個極端狀態:一端是strained & effortful,另一端是ease and effortless。越靠近ease這一端,越容易被洗腦,這種狀態叫做:cognitive ease;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一個人處於cognitive ease的狀態,並變得更開放,更容易相信別人,比如說:
——營造讓人開心的氛圍
——反覆出現,製造熟悉感
等等等等;比如說有個很經典的研究,密西根大學在其校園報紙上反覆刊登了不同土耳其語的大版面海報,學生幾乎都看不懂這些文字。在實驗期結束之後,實驗人員調查學生們對於看到過的土耳其語的理解,讓他們選擇到底是積極的意思還是消極的意思。有趣的是,出現頻率高的土耳其語被認為是積極的比例遠超出現頻率低的土耳其語,因為對於你的大腦來說, familarity is really hard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truth.
所以有很多常見的現象其實是大腦在作怪,比如「日久生情」,比如「盲信權威」等等。你仔細思考一下,有沒有這麼一個道理,是前輩,大咖或者長輩反覆跟你說,然後你就相信了,但是其實你並不知道背後原理,也不能夠肯定判斷這就是最優解的?
「多練習題,考試分數就會高。」
「上了大學,你們就輕鬆了。」
「閱讀課要分為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after-reading.」
「一個公式學會天下所有英語。」
因為在cognitive ease的狀態下,有一種感覺,叫做「不明覺厲」... ...
很簡單,時刻保持思考!Keep thinking and carry on!
其實,《思考快與慢》中還有很多關於大腦思考的秘密,比如說改變情緒很難,但是通過先改變行動再改變情緒和思維會更容易等等。我在公眾號後臺放了這本書的PDF版本,大家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思考快與慢」就能拿到了哦!
也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閱讀群,我們一起讀書!
閱讀習慣養成群
本群目的:克服懶惰,養成習慣,愛上閱讀
群成員:英語老師
入群禮物:每一個新入群的老師,要帶來一次「好書分享」,內容不限,時長不限,形式不限;
每周打卡:每周三次讀書筆記打卡,閱讀書目不限,筆記形式不限,內容不限,但必須是:書籍內容+自我反思;
不滿懲罰:少打卡一次罰款50元,三次則150元;周一在群裡統一發紅包,上周打滿三次卡的老師可以領取;若沒有完成紅包懲罰,則請出閱讀群;
教研分享:可以在群裡呼朋喚友,共讀一本書目;也可以在群裡發起群聊討論,頭一天@群主做時間,主體的介紹即可;參與教研的老師接龍報名;
入群方式:公眾號後臺回復「閱讀習慣」四個字即可獲得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