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和印度在邊界地區舉行第9次軍長級別的談判,雙方雖然沒有達成從邊境減少兵力的協議,但是中印關係開始緩和。 前些天,印度外長發表了中國與印度的關係是合作與競爭,兩個經濟關係密切,多方面也有共識,就是邊境問題存在矛盾。到了近日,印度沒實權的總統卻說,印度已經在中印邊境部更多兵力,警惕中國。 印度軍方,外長說要和中國談判,打醬油的總統卻唱反調,要增兵;這就反應了印度內容對於中印問題依然存在分歧,不過主張和平的更多。 經過大半個冬天的高原對峙,中國和印度兩個軍人被迫為印度某些政客反華行為,蹲守在幾千米海拔,室外零下幾十度的高原地區。 由於中國國力和科技水平發達,在對峙的幾個月時間裡,中國每隔一段時間展示了在高原部署新型裝備,更加展示了中國軍人在嚴酷的高原地區,依然可以舒適地生活。 套用網絡新段子:中國邊防軍人完善的後勤保障對印度沒有殺傷力,只是侮辱性極大。 中國軍人住在有暖氣系統的營房中,可以吃火鍋,玩街機;臨近過年,後方準備向前線運輸一批應節食品和年夜飯,包括名貴菜:佛跳牆! 中國軍人在室外,已經裝備最新型的輕便保暖套裝,從頭包到腳,不讓寒風鑽入體內;高原行軍艱難,難以背負大量裝備,中國軍人有外骨架助力,一個戰士抗一支重機槍也沒問題。 反觀印度方面,後勤保障水平差幾個檔次。印度普通士兵住的是厚帳篷,只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只能靠帳篷內架起暖爐取暖;軍官就分到臨時搭建的放艙,空間大,還有空調取暖。 吃的方面,印度士兵曾經在社交媒體展示比石頭還要硬的壓縮食物;每天一日三餐都沒有多少肉,幾乎全是素食,唯一不變的就是咖喱。 印度為了保證大量士兵在邊境過冬,緊急從美國採購一大批二手保暖大衣,缺乏成體系全套禦寒套裝。 中印在邊境地區的對峙,就是比拼綜合國力。印度就是不停增兵再增兵,中國就把重火力往前部署,兵力總數變化不大,只是調整部署而已。 作者曾經寫文章分析,高原作戰中國已經不依賴山地步兵,全靠中遠距離火力打擊。 現在中印對峙,印度每增一個兵,中國就運幾個炮彈上高原,士兵要生活需要養著,炮彈卻不需要。印度的消耗比中國高得多,中國還利用這次對峙實驗各種先進後勤裝備,順便讓印度羨慕妒忌恨。 現在青藏高原的冬天還沒過去,中國軍隊的戰鬥力由於有充足的後勤補給,或許不少官兵還胖有,總體戰鬥力變化不大,重型裝備經常保養保持最佳狀態而且彈藥充足,隨時炸翻印度;而印度方面雖然沒有邊境駐軍的詳細報導,根據印度的後勤水平,印度士兵能有力氣拿起作戰就不錯了。 高原的冬天難熬,到了開春天氣更冷,雪崩發生概率變大,而且雪融化讓道路變得泥濘對運輸影響極大,印度的道路條件更加糟糕,印度邊境的駐軍更加艱難,補給線中斷也是有可能的。 這時候,中國與印度討論減少駐軍對於印軍來說是一個好事情,然而新德裡的高官願不願意就兩說了。
中烏沒鬧掰,中企籤下馬達西奇8億航發大單,美國的贏面被翻盤?
印媒算了筆帳:和中國耗不起,印國防預算超百億但很多東西還沒買
印陸軍參謀長:中巴聯合構強大威脅!把印度逼上「死路」的卻不是中巴
杜特爾特:再次靠實力贏!多國領導人接種中國疫苗,美疫苗成笑話
黑到深處自然粉?印國防部長在公開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