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情況有多嚴重呢?我媽在生下我之後,我就是穿著沙土口袋長大的,脫下口袋我已經會走了。我小時候也就是能吃飽飯,到了上學的時候每到交學費,我都要被爸媽冷嘲熱諷,還是全校最後一個交上的。
而到了我媽拼著高齡產婦的風險生下弟弟之後,我的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弟弟會走路之前幾乎都是被媽媽抱著,吃的雞蛋羹嫩的讓我口水直流,可我媽說一個姑娘家吃什麼雞蛋,吃了也是浪費。
我的青春啊,就是在這種被否認和自我否認中兵荒馬亂的過來的。高中沒讀完,我實在忍受不了每次爸媽的冷嘲熱諷,提出了輟學,當時能明顯感覺到爸媽長出一口氣,好像終於卸下了生活的重擔。
外出打工的我由於年齡小,進了廠子也只能做最簡單的工作,工資低,又辛苦,眼睛經常累的流淚。還是同車間的大姐告訴我:你這麼年輕這麼漂亮,應該去大商場做導購。
這才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我從一個說話都唯唯諾諾的小丫頭,成了這個男裝品牌的專櫃經理,也結識了很多有錢人。我媽當時很興奮,那也是她對我最好的一段時間,因為我收入高,還有可能傍個大款。
但我最後跌破眼鏡的選擇了耿然,我的高中同學,當時他家還住在城中村,看起來比我家條件還差,但是他從不輕視我的學歷,一直對我的經歷報以無限的心疼。最後還是耿然的母親拿出了全部家底,滿足了我媽獅子大開口的彩禮錢,我和耿然才修成正果。
我一直很感謝我的婆婆,也曾經和耿然說過:就憑著咱媽對我的心疼,我也一定會孝順她。自從我嫁進門,婆家的好事就一樁接一樁,先是耿然高升,隨後就是城中村搬遷分房,我還同時懷孕了。婆婆不在乎我媽曾經的天價彩禮,逢人就說我這個兒媳婦帶福。
我媽雖然不愛我,到沒有像電視上演的那樣看不慣我過得好,不過是經常來我家打秋風。但我媽很打怵我婆婆,自從我生了孩子之後,我媽很少上門,因為我婆婆和我們住在一起,方便照顧我和孩子,其他11套房子都租出去了。
雖然我和耿然收入不低,但是我們把錢都拿給婆婆管,我倆都是在婆婆那裡領點零花錢,老太太有理財意識,我雖然從不過問家裡有多少錢,但是從來沒有缺我花錢。
在我弟弟上完那個我都記不住名字的大學之後,我媽開始計劃給弟弟買房子了,但這幾年我弟弟花錢有點猛,家裡幾乎沒有存款。起先她也曾經打我的主意,讓我拿錢給弟弟買房,當時的我多麼慶幸自己手裡沒錢。後來我媽又提出:「閨女,你婆家房子那麼多,勻一套給你弟吧。」
我真不知道我媽是怎麼張開口的,房子是我婆婆的,嚴格意義上說我都是寄人籬下,有什麼資格拿家裡的房產做人情?所以我就跟她說:「可以,按市場價買吧,這我都得回去問問我婆婆賣不賣。」
最後我媽氣的不再理我,我也落的清閒,好好把我的小日子過好是真的,婚前我所有的工資收入和彩禮全留給了我爸媽,如今她連套房子都不買不起,可見我弟弟是個怎麼樣會花錢的小祖宗了,我惹不起躲得起啊。
「重男輕女」這個思想桎梏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被徹底廢除呢?為什麼有了兒子的媽媽就會苛責自己的女兒呢?難道有兩個孩子真的不能一碗水端平嗎?
不過故事的主人公很幸福,遇到了不嫌棄自己的老公和婆婆,當然最重要的是她確實有這個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歡,而她的媽媽是沒有慧眼,沒有識別出這顆珍珠。
但建議你不要和媽媽的關係太過冷硬,該有的養老和孝敬還是要有的,但是他們的過分要求不要的答應,畢竟你現在的幸福來之不易,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和標準。
猜你喜歡:
故事:「親愛的,快去把碗刷了」「憑啥?我是客人」
故事:「我掙錢給我媽花有錯嗎?」「那是我家的錢,不是你賺的」
故事:"弟弟,這20萬給你付首付""姐,我不需要你當扶弟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