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方式
關注【 大楚網 】官微
進入官微在底部對話框中
輸入【奶茶】即可
-正文
原來身高1.83米的他
現在就只有1.72米高了
啥情況?
在體檢醫生的建議下,今年65歲的彭先生來到國藥東風總醫院核醫學科進行了骨密度檢測。
結果發現,他患上了骨質疏鬆症。國藥東風總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吳國表示,骨質疏鬆的症狀非常隱蔽,在早期很難察覺,我們經常遇到患者做骨量檢查時數值很低,但本人表示並沒有任何不舒服。如果任憑骨量流失,會發展到出現微骨折,通常帶來的後果就是肢體的改變,比如身高變矮、駝背。「必須注意的是,
骨量流失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就算症狀不明顯,高發年齡群體也要引起注意。對於40歲以上人群來說,如果發現自己變矮了,就要查一下原因。」吳國提醒。數據顯示,骨質疏鬆導致的身高變矮,患者身長平均可縮短3—6釐米,
嚴重者可縮短10釐米以上。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骨骼疾病。據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2億,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經調查,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併發症,約50%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吳國表示,絕經後女性、50歲以上男性是骨質疏鬆的高發群體,而目前臨床上,也有一些人出現骨質疏鬆的年齡提前到35-40歲。「
目前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年輕化,主要原因是生活習慣導致的。」吳國表示,一些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造骨功能不斷減退,另一方面,他們體內分泌的激素減少,骨質流失明顯。此外,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低體重、營養狀況不均衡、不良生活方式(如
久坐、缺乏運動、日曬少、吸菸、濫用藥物、女性提早絕經或閉經),
這些情況都容易讓骨質疏鬆「找上門」。「高危人群需加強早期篩查與識別。即使已經發生過脆性骨折的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風險。」吳國說,
40歲以後每年應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已經將骨密度檢測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
其實,
積極地鍛鍊身體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而定期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則是科學而必要的,尤其是高危人群。
那日常生活中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
預防身高「縮水」呢?
快學起來吧!
•
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多食牛奶及奶制、豆製品、魚肉、雞肉、牛肉等鈣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多食深綠色蔬菜。•
充足日照。每日至少有15~60分鐘進行戶外活動,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可幫助身體中鈣的吸收,強化骨質。•
規律運動。如有氧鍛鍊、負重鍛鍊、阻力訓練及行走可以增加骨密度。•
定期監測骨密度變化,特別是對於絕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
來源:現代快報(ID:xiandaikuaibao)
責編:緩緩
回復
【攝影】:記錄武漢最美的瞬間,贏華為Mate 30 Pro 回復
【更多】:等你挖掘更多大楚君和大楚妹的小秘密喲(#^.^#)...
點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