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鳳凰網主辦的「2017鳳凰網科技峰會」今天在北京盛大召開。街電CEO原源在峰會期間接受鳳凰科技採訪時表示,共享充電寶行業可能在未來一兩年的時間裡,都將會是幾家同時存在,但是領跑者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如何盈利,是共享經濟領域從業者普遍遇到的難題。對此,原源表示,共享充電寶行業對規模要求非常高,達到一定市場規模後,或許新用戶的成本就會逐漸減少。據他透露,街電目前在部分城市已經實現盈利,沒有盈利的城市大多數是剛剛進入的城市,還沒有辦法降低規模成本。
據原源介紹,從街電的運營數據來看充電寶是非常強烈的剛需,但投放越來越密集,用戶習慣被養成之後,這種需求會越來越旺盛。「我們充電寶一開始投一個機櫃一天只有一個借,之後有四、五、六個人借,用戶體驗過了知道這個東西很方便。」原源說。
據了解,目前街電已經在超過130個城市完成了50多萬臺機櫃的投放,這個投放規模還在繼續擴大。另外,街電目前擁有十多項專利,覆蓋了從共享充電寶的發明專利,一直到實現原理的專利,還包括充放電的解決方案專利。這些專利的儲備,為街電在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上幫助很大。
原源認為,共享充電寶行業從中短期來看,目前是一兩家領跑,後面可能會跟著一兩家不斷嘗試的。「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空間也非常大,大家都是有機會的。可能在一兩年的時間裡,都會存在幾家同時存在,但是領跑者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原源說。
今年5月初,聚美優品宣布斥資3億元投資的街電項目後不久,王思聰就怒批共享充電寶說:「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立帖為證」。
面對這個問題,原源充滿自信地笑著說:「你看我們像很慌的樣子嗎?」
以下是鳳凰科技對原源的採訪實錄:
鳳凰科技:共享充電寶今年下半年非常熱,但是外界對共享充電寶存在一些質疑,比如這個是不是真的是用戶需求,對此您怎麼看?
原源:從我們現在運營的數據來看,確實是剛需,而且是非常強烈的剛需。給用戶在特定的場景下提供了消費升級的服務,這和共享單車一樣,開始投下去一輛不見得騎一次,現在一天騎五次,因為網絡效應的形成,用戶習慣的逐漸養成。我們充電寶一開始投一個機櫃一天只有一個借,之後有四、五、六個人借,用戶體驗過了知道這個東西很方便。
第二個我們網點越來越密集,因為隨時隨地可以借了,不需要帶了,所以規模效應和用戶的習慣都被養成了,這個需求會越來越旺盛。
鳳凰科技:共享充電寶企業扎堆,是不是門檻太低了?
原源:我覺得門檻挺高的,導致了後面有一些行業內的公司已經開始掉隊了。一個是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可能大家覺得共享行業的體驗不一樣,包括像單車的體驗非常重要,一堆單車在那,用戶先掃哪個,用戶心裡是有選擇的,比如誰的更好騎。
充電寶也是一樣,我是不是經常被商家打擾,出了問題沒有人管,充電速度夠不夠快?這些體驗非常重要,要求你在研發上能持續不斷投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同時,你要保證提供品質更好,更穩定長期供應的產品,另外對你的擴張速度要求也很高,你跑的越快,更容易吸引資本,更容易實現盈利。
鳳凰科技:街電目前擁有多少專利?
原源:現在街電大概有十幾項專利,專利覆蓋了從共享充電寶的發明專利,一直到實現原理的專利,包括我們充放電的方案等等都是有專利的。
鳳凰科技:今年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都出現了一波掉隊企業,您覺得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共享經濟的泡沫破裂了嗎?
原源:其實不光是共享行業,放在任何網際網路細分行業都是一兩家獨大,包括共享行業也是接近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它都會有網際網路行業的特徵。就是我的邊際成本趨向于越來越小,每增加一個用戶服務,可能會增加的成本會很少,所以這對規模要求非常高。達到一定規模,每增加一個用戶不需要再付出額外成本,所以如果做不到一定規模就跟不上了。
鳳凰科技:您認為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了洗牌期嗎,未來能活下來大概有幾家?
原源:我覺得這個行業從中短期來看,所有的共享行業都是543或者532的格局,一兩家領跑,後面可能會跟著一兩家不斷嘗試的。因為目前從我們來看,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空間也非常大,大家都是有機會的。可能在一兩年的時間裡,都會存在幾家同時存在,但是領跑者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鳳凰科技:之前王思聰說共享充電寶這個事能成的話他會吃翔,您覺得他會吃嗎?
原源:你看我們像很慌的樣子嗎?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鳳凰科技(ID: ifeng_tech),讓科技更性感。
責編 | 劉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