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落下一個裝有八萬美元的袋子在計程車的後座,你認為找回的機率有多大呢?也許你認為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了。
人們也許會認為,大多數人都是缺錢的–尤其是計程車司機–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這樣的事幾年前在耶路撒冷就發生過。當司機發現那個袋子並裡面的東西時,他決定立刻返回客人下車的那個公寓樓,把它還回去–在他想要擁有這些錢的欲望吞沒他之前。
但是如何還回去呢?這個客人並不在外面,樓層的房間也很多,不可能一間一間地敲門去問。
於是,司機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走到每一層樓的樓道裡,直到他聽見一間公寓裡傳出失控的啜泣聲與哭嚎聲。瞧,他只走過幾層樓,果然不出所料,就聽到有人在嚎啕大哭。
你可以想像,當那個計程車司機出現,更重要的是,那袋錢出現時,失主是多麼高興與釋然!他們正準備買一套公寓,必須要以美金的形式支付其中的一部分。他們以為錢全沒了。他們確信司機會把錢給自己留下。哦,他們該有多驚訝呀!
我們如何判斷人的呢?
《米德拉什》通過挪亞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開啟。在挪亞放出鴿子叼回橄欖枝之前,他放出了一隻烏鴉。但是那隻烏鴉不願聽從吩咐,一直在方舟四周盤旋。
為什麼?
《米德拉什》告訴我們,烏鴉懷疑挪亞把它打發出去是為了將它的妻子佔為已有。這聽起來可能嗎?挪亞是個足以拯救那個世代的義人。烏鴉怎能這樣懷疑他?
烏鴉本身並不懷疑挪亞,它只是假設,如果換作它是挪亞,它會這麼做。
《米德拉什》教導我們,我們容易依據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別人。用一句現代話語就是:當你用一個指頭指向某人,你要知道有三個指頭正指向你。
妥拉吩咐我們,要善意地判斷人。「只要按著公義審判你的鄰舍」(利19:15)。
這節經文命令我們,當我們可以從正面也可以從負面的角度來判斷某人的行為時,我們就要假定那人無罪。
總的來說,如果一個有利的判斷和一個不利的判斷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那就假定人無罪。如果那人是惡人(惡人定義為不斷行惡、完全不聽警告和懲罰的人),不要假定他無罪。對於義人,就算他所做的看起來有多不合宜,也要假定他無罪。
甚至當你不得不從理智上善意地判斷某人,你也必須警醒,保護你自己或他人免受虧損。
《塔木德》(祝福集·31b)如果你可以澄清事情,可以去糾正犯了錯的人。如果你誤認為一個無辜的人做錯了,你有義務安撫他,並且給他祝福。
要做到善意地判斷別人並不容易。既然我以一個耶路撒冷計程車司機的故事開頭,那我想以另一個計程車司機的故事來作結束:一頂帽子的故事。
1979年,我的朋友古爾·阿耶·赫西格從機場搭乘計程車到達耶路撒冷時把他的黑色安息日帽子落在了車裡。他猜想這頂帽子永遠都找不回來了,那天傍晚他去到百倍之地的費斯特帽子店,挑了一頂新帽子正準備付錢。在收銀臺,他告訴店主人帽子的故事。你想知道店主是怎麼回答他的麼?
那家店的主人拒絕把帽子賣給他!「我會把帽子給您留著,但在您詢問計程車公司之前,我是不會賣給您的。如果您認為耶路撒冷的計程車司機們不好,那賣給您這頂帽子就不值得了。」
古爾·阿耶走到了那舍爾計程車公司。他們看到他來取回帽子,非常的高興,因為司機已經在那天下午把帽子送了過來。要想善意地判斷別人可能很難,但卻不是不可能的事!